在美國不斷打壓、芯片供應鏈安全受到威脅之際,中國4日晚出臺扶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磅政策,為行業送上政策“大禮包”。該政策將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形成深遠影響。
日前,國務院發布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文件包括八個方面:財稅政策、投融資政策、研究開發政策、進出口政策、人才政策等。
在該政策出臺之前,中國2000年出臺18號文,2011年出臺4號文,支持集成電路和軟件業發展。此次重磅文件出臺,恰逢4號文到期,需要新的政策加以延續。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設計分會理事長、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教授魏少軍表示,這三個文件一脈相承,“讓廣大企業對國家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政策環境的長期性和延續性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加放心”。
此外,本次新政策的出臺,又面臨新的外部環境變化。美國出臺限制新規,臺積電到9月15日后恐將無法繼續為華為代工芯片制造,而中國的芯片代工企業中芯國際制程工藝14納米,距離臺積電的5納米還有不小的差距。這使中國面臨供應鏈安全挑戰。
新政策重點解決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問題,例如對先進工藝的支持。新政策提出,對28納米以下的制程工藝,10年免征企業所得稅。該項政策針對的是集成電路制造環節企業,也是中國產業鏈的短板。
賽迪智庫產品與系統研究室主任葛婕表示,相對于之前0.8微米制程的“2免3減半”和0.25微米的“5免5減半”來說,10年免征企業所得稅是很大的政策力度。
新政策還對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的投融資給與支持,包括支持集成電路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市融資、銀行加大對重點項目支持力度、支持企業發債等。
魏少軍說,新政策對芯片產業的生態環境給予了重視,例如提出國家科技計劃中的重大專項、重點研究計劃,推進集成電路一級學科設置等;以及加入了鼓勵國際合作的部分,體現了集成電路產業的國際化背景,和中國作為世界半導體產業的一部分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核心技術研發方面,新文件提出“不斷探索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該提法首先出自于十九屆四中全會。
葛婕認為,相對于以前的集成電路產業政策,這是一個新的提法,意味著政府與市場關系的新的調整,這將有利于解決核心技術問題。集成電路不是純粹的市場化競爭的行業,在某些領域和某些環節,需要政府來進行一定的扶持。未來會有新的配套措施落地,進行機制上的創新。
中國是全球最大集成電路消費市場,同時中國每年進口大量集成電路,對外依賴度很高,還迫切需要攻克材料、制造、裝備等短板。
魏少軍認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長期面臨投入不足問題,要解決該問題,最重要的是形成“資本—技術的雙輪平衡驅動”,新政策在創新投入上還缺少具體措施。此外,集成電路作為創新驅動的產業,創新措施還需切實落實。(劉育英)
關鍵詞: 集成電路產業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頭條
- 裸票價格創近5年來最低 中秋國內航線機票價格降至洼地
- 中國經濟增速仍保持較強動力 在全球進出口版圖中的地位將進一步的提升
- 油價顯著下跌無疑對依賴原油出口的產油國不利 產油國釋放明確穩定意圖
- 對標“國字號”你追我趕 中國電子商務成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動力
- 續兩年邁過80分門檻 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整體步入良好階段
- RCEP生效實施為地區和世界經濟注入新動能 為中國企業迎來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
- 眾多企業技術產品“上新” 元宇宙為觀眾帶來了身臨其境的體驗感
- 實施19項接續政策形成組合效應 四部門加力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
- 12個行業PMI回升 8月制造業五大分類指數一平三升一降
- 服貿會“朋友圈”不斷擴大 中國市場規模非常巨大國際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