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團單車發布公告,對單車騎行暢騎卡無折扣價進行調整,調整后多款騎行產品價格大幅上漲。至此,目前市場上美團、哈啰、青桔幾大主流共享單車運營商的價格集體完成了“漲價”。不少消費者吐槽,漲價后“失去了單車自由”“資本開始割韭菜了”“不如自己買輛車”等等。
成本上漲企業壓力增加
從美團的公告來看,調價涉及三款產品,其中7天卡由10元調整為15元、30天卡由25元調整為35元、90天卡由60元調整為90元,算下來三款產品漲幅均達到了40%-50%,不少網友按照自己的使用頻率算下來,比坐公交車還貴。而在今年1月哈啰單車也宣布了類似的漲價方案。截至目前,美團、哈啰、青桔幾家單車的價格都陸續完成了上漲。從歷史數據來看,即便共享單車平臺經歷了多輪漲價,幾家單車平臺公布的財報和招股書中顯示,單車業務虧損幅度已經達到了數十億元。對此,某出行平臺負責人坦言,其中主要原因來自于單車業務面臨著多方面成本上漲的壓力,比如自行車上游原材料近期延續上漲的趨勢,再加上平臺業務擴張時,帶來的車輛運輸維護成本以及人力資源成本等,都給平臺帶來了巨大的資金缺口。同時,目前共享單車的盈利來源仍然只是依靠基礎的騎行服務,營收渠道過于單一也限制了整體行業的營收水平,此前有平臺推出過跨界與廣告、游戲甚至電商聯合的模式,但實際效果不如人意,后續也并未等到大規模推廣,早期依靠押金補充資金的模式也存在風險,因此單車業務的收入陷入了瓶頸期。
服務質量得“跟上”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對于共享單車漲價,不同需求的消費者反應不一。一部分受訪者表示,相比網約車、公交車,在短途出行時騎乘共享單車更方便,而且能到達汽車到不了的小區域內,所以即便價格超過其他交通方式也會選擇騎單車。另一部分因為價格低于公交車便宜才選擇騎單車,對于時間和便利性要求不高的消費者則表示,漲價之后可能會放棄騎車。
業內人士表示,共享單車出現時多家行業巨頭在資本的加持下強勢擴張,導致很長一段時間內共享單車的價格都遠低于正常水平,平臺也一直靠資本的補貼來維持運營,但隨著互聯網市場和相關監管的逐漸成熟,“燒錢”的惡性競爭有所緩解,單車服務的價格逐步回歸市場的正常水平,有助于供需雙方的平衡,合理的收支水平也有助于讓更多的企業加入市場進行創新和改進的良性競爭,減小了行業被資本壟斷的風險。不過,不少把共享單車當作重要通勤和生活工具的消費者表示,希望企業在漲價的同時,車輛質量和相關服務也要及時同步提高。比如定位模糊、還車繁瑣、停車區域不合理等常見問題,如果漲價后依舊未得到明顯改善,很難讓消費者接受。(劉宇)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頭條
- 獲利模式較為直接 不少創業者選擇將開奶茶店作為自己的“第一桶金”
- 生產供給繼續恢復對外貿易增勢良好 7月份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 各地儲備了大量項目 農民群眾要求交通建設項目向進村入戶傾斜呼聲很高
- 7月末各地基本完成了新增專項債券發行 比去年提前了半年時間
- 提升兩地資本市場吸引力 滬深港通交易促進兩地資本市場長期平穩健康發展
- 城市商圈是城市最核心的消費區域 也是拉動城市經濟增長的重要載體
- 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入局 第三支柱養老金融工具包內產品供給日益充足
- 完成集裝箱吞吐量70.6萬標箱 國家鐵路貨運繼續保持高位運行
- 涵蓋多種形式和種類 濟南住房保障政策體系盡可能滿足不同畢業生的居住需求
- 7月份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6.5% 環比下降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