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銀保監會和央行聯合發布《關于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啟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這預示著繼專屬商業養老保險、養老理財、養老目標基金之后,第三支柱養老又添新成員,養老金融工具包內產品供給日益充足。
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入局
通知明確,自2022年11月20日起,由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在合肥、廣州、成都、西安和青島5個城市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單家銀行試點規模不超過100億元。試點期限為一年。
同時,通知還明確了相關產品類型、利率以及儲戶在單家試點銀行存款本金上限: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種類型,產品期限分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檔,產品利率略高于大型銀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掛牌利率。儲戶在單家試點銀行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存款本金上限為50萬元。
中國商報記者查詢了解到,2022年,工、農、中、建、交、郵六大國有商業銀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為2.75%,招商、中信、浦發、平安、民生、廣發、華夏等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同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在2.75%至3.2%之間。
“實際上,特定養老儲蓄業務本質上還是一種銀行儲蓄存款,兼顧普惠性和養老性,產品期限長、收益穩定、本息有保障,可滿足低風險偏好居民的養老需求。”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特定養老儲蓄產品既是銀行存款業務的創新,也是個人養老金產品的創新,是具有雙重屬性的金融產品。通過賦予其有別于普通存款的激勵機制,如期限更長、利率更高,以對老百姓形成吸引力,從而成為真正的養老目標金融產品。
“本次試點在產品設計方面是非常契合當前我國老齡化進程加速、養老金融服務和產品豐富多元化的大趨勢的,尤其是第三支柱養老金融產品供給側的改革具有戰略指引作用。”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陳佳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
提高產品吸引力至關重要
作為一款儲蓄產品,存款利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消費者的投資意愿。按照通知規定,特定養老儲蓄產品的利率將會略高于大型銀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掛牌利率。業界認為,這一激勵機制能否對消費者形成可觀的吸引力成為影響試點推行效果的重要因素。
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副主任李文中認為,在保障個人養老金賬戶內金融產品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收益才能讓產品具有吸引力,這是政策設計者及承擔養老金業務的金融機構需要面對的挑戰。
此前,同為養老金融產品的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就曾因產品吸引力有限而遇冷,或可視為養老金融產品設計的前車之鑒。
2018年5月1日起,我國開始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廈門市)和江蘇蘇州工業園區三地開展為期一年的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消費者購買此類保險后可以享受一定額度的個人所得稅稅收優惠,在領取階段再繳納稅款。然而,試點一年半后,此類保險的銷售額僅約1.8億元。究其遇冷原因,業界有觀點認為是由于稅收優惠力度不夠,對高收入者吸引力小,對中低收入者不友好,或是因收入達不到個稅起征點而無法享受,或是投保可能面臨將來領取保險金時多繳稅的不利情況。
央行在去年9月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1)》中提出,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暴露出稅收優惠的激勵效果較為有限、手續相對繁瑣、涉及多個領域、產品同質化等問題,后續應探索多種形式的激勵政策。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提升養老金融產品對投資者吸引力,并不在于“養老”字樣,而是要在收益率、流動性、安全性方面有獨特的安排,從而更好地契合一定的投資偏好。
“目前看,要使得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具備一定吸引力還存在難度。對于利率的管理而言,央行能給予多大空間,如何配置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吸收的資產?這些都需要進一步觀察。”楊海平說。
養老金融工具包日益充足
實際上,在推進特定養老儲蓄產品試點之前,相關部門已對豐富完善商業養老金融產品包進行了諸多探索,覆蓋保險、理財、基金等領域。
2021年6月1日起,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由6家保險公司在浙江省(含寧波市)和重慶市開展。2022年3月1日起,試點區域擴大到全國范圍,并且在原有6家試點保險公司基礎上,允許養老保險公司參加試點。截至今年6月末,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累計投保件數19.6萬件,其中新經濟、新業態從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投保2.96萬件。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試點成效較好,將及時總結試點工作經驗推動常態化發展,未來還會允許更多符合條件的機構開展經營。
2021年9月10日,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的通知》,批準工銀理財、建信理財、招銀理財、光大理財在深圳、青島、武漢和成都市四地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試點階段,單家試點機構養老理財產品募集資金總規模限制在100億元人民幣以內。今年2月25日,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范圍由“四地四機構”擴展為“十地十機構”,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納入試點范圍,試點產品規模總上限也提升至2700億元,較上次擴大4.4倍。
此外,2022年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對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參加范圍、制度模式、繳費水平、投資方向、領取條件等均進行了設定。雖然暫未對個人養老金賬戶的形態、養老金融產品的范圍、稅收優惠的方式、資金提取的條件和方式等關鍵性政策細節作出說明,但仍被視為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建設的標志性事件。
6月24日,證監會發布了《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計劃選擇部分城市先試行一年,試點階段擬優先納入最近四個季度末規模不低于5000萬元的養老目標基金。未來,隨著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逐步推開,將進一步擴充產品范圍,納入更多投資風格穩定、投資策略清晰、長期業績良好、運作合規穩健、適合個人養老金長期投資的其他類型公募基金。(王立芳)
關鍵詞: 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入局 第三支柱養老金融工具包內產品供給日益充足 工具包日益充足 央行能給予多大空間配置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吸收的資產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頭條
- 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入局 第三支柱養老金融工具包內產品供給日益充足
- 完成集裝箱吞吐量70.6萬標箱 國家鐵路貨運繼續保持高位運行
- 涵蓋多種形式和種類 濟南住房保障政策體系盡可能滿足不同畢業生的居住需求
- 7月份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6.5% 環比下降0.9%
- 堅持“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 自然資源部進一步明晰土地利用計劃指標配置規則
- 設置4個主題區域 服貿會工程建筑專題展9月1日在北京首鋼園12號館正式開展
- 前7個月我國外貿結構持續優化 進出口實現了較快增長
- 以消費精品為主題 消博會為推動全球商品和服務對接的橋梁產生積極影響
- 數字化的消費生態系統將給消費帶來新的提振 會成為新的潮流趨勢嗎?
- 相對數值高基數龐大 小鎮青年正在成為經濟增長中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