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中國外貿出口1.6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11.6%。這一強勁增長的背后,是中國制造的逆勢復蘇。
到8月份,中國外貿出口已連續保持五個月增長。賽迪智庫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發展研究室主任韓建飛表示,在疫情嚴重沖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背景下,中國率先成功控制疫情,并順利復工復產。8月份,中國出口增速大幅回升,體現出作為“世界工廠”,中國制造的強大韌性。
目前,中國制造正加大馬力運轉,滿足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需求。8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0%,比上月略降0.1個百分點,連續六個月保持在臨界點以上。其中,新訂單指數為52.0%,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連續四個月回升,表明制造業市場需求持續恢復。
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7月份,612種產品中有369種產品生產同比增長。鋼材11689萬噸,同比增長9.9%;汽車225.8萬輛,增長26.8%,其中,新能源汽車10.8萬輛,增長36.7%。
上半年中國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5%。服務機器人、充換電樁等新興產品保持高速增長,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等行業快速擴張。
企業效益也明顯好轉。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895.1億元,同比增長19.6%,已連續3個月同比增長,增速逐月加快。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說,中國制造業經受住了疫情的“壓力測試”,也為全球醫療物資供給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作出了貢獻。
早在今年4月,工信部、商務部等8個部門要求排查供應鏈風險點,厘清供應鏈關鍵節點、重要設施、主要一二級供應商的情況及地域分布。
工信部牽頭成立跨部門工作協調機制,向7個工業大省派駐聯絡員,聚焦重點產業鏈,協調打通斷點堵點卡點,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生產秩序基本恢復。
幫助龍頭企業復工,是打通供應鏈的切入點。作為一家跨國企業,愛立信在中國有兩家重要工廠,2月份相關部門幫助其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復工復產,使愛立信成為最早復工復產的企業之一。
今年來,中國出臺8個方面90余項政策措施,全力為中小企業紓困,維持供應鏈穩定。隨著各項政策顯效,企業經營逐步向好。4月以來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增速由負轉正,二季度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5.3%和13.6%。
保持產業鏈穩定運行,關鍵在于提升重要原材料、關鍵零部件、核心元器件和關鍵軟件的穩定供應水平。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一鳴說,遠期要增強對供應鏈的控制力,要補齊短板。
近日,中國出臺重磅政策,扶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并重點支持受制于人的芯片制造環節。不久前,工信部批復組建國家集成電路特色工藝及封裝測試創新中心。至目前,中國論證通過和啟動建設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10多個。
辛國斌表示,工信部將把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作為重中之重,著力補短板、鍛長板,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筑牢制造強國的根基和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底盤。(劉育英)
關鍵詞: 中國制造逆勢復蘇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頭條
- 裸票價格創近5年來最低 中秋國內航線機票價格降至洼地
- 中國經濟增速仍保持較強動力 在全球進出口版圖中的地位將進一步的提升
- 油價顯著下跌無疑對依賴原油出口的產油國不利 產油國釋放明確穩定意圖
- 對標“國字號”你追我趕 中國電子商務成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動力
- 續兩年邁過80分門檻 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整體步入良好階段
- RCEP生效實施為地區和世界經濟注入新動能 為中國企業迎來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
- 眾多企業技術產品“上新” 元宇宙為觀眾帶來了身臨其境的體驗感
- 實施19項接續政策形成組合效應 四部門加力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
- 12個行業PMI回升 8月制造業五大分類指數一平三升一降
- 服貿會“朋友圈”不斷擴大 中國市場規模非常巨大國際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