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3日,由“醫學界”主辦的“2022醫學界價值醫療大會暨第三屆泰山獎頒獎儀式”在上海召開。
8月13日,“2022醫學界價值醫療大會暨第三屆泰山獎頒獎儀式”在上海召開。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鄔驚雷主任、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金春林主任及多位醫療、醫藥、政策研究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制藥企業、創新產業管理者等百余人,出席了本次會議。
“泰山獎”創辦于2019年,其命名取自“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醫者責任、重于泰山”之意,本次會議主辦方“醫學界”創始人、董事長陳奇銳先生介紹,價值醫療是正義的原則,它的底層邏輯是科學、專業、善良。“‘泰山獎’就是要提供榜樣的力量,讓開拓者們收獲關注、鼓勵,讓踐行者不再孤單,繼續努力前行。”
“醫學界傳媒”創始人、CEO陳奇銳先生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鄔驚雷主任認為,“泰山獎” 的評選強調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價值醫療。“‘泰山獎’為價值醫療在中國的推廣營造了更好的社會輿論環境,讓各界人士在評選過程中進行跨行業交流,在踐行價值醫療的道路上更好地協作。”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鄔驚雷主任
“關注價值醫療,初衷和目標是以患者為中心、實現患者利益的最大化。”葛均波院士說,“‘泰山獎’的8大獎項覆蓋臨床研究、公共衛生、醫療管理、藥械突破、企業公益、醫療報道等領域,每一位候選人都傾盡全力讓患者最大程度獲益,獲得最高性價比的診療服務,這也正是我們醫療從業者的根本意義。”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
2022年度“泰山獎”花落誰家?
2022年度“泰山獎”共設八大獎項,包括臨床研究獎、診療方案獎、公共衛生獎、醫療管理獎、公益人物獎、醫療報道獎、藥械突破獎和企業貢獻獎。
年度臨床研究獎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王擁軍
改寫全球腦血管病指南,發出中國聲音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王擁軍教授
2021年10月28日,《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在線發表了王擁軍教授團隊的CHANCE-2研究結果。此前的CHANCE研究于2013年發表,打破了國際上不能使用雙重抗血小板的禁區,改變了世界指南。時隔7年,最新的CHANCE-2研究是全球腦血管病精準醫學領域第一個三期臨床試驗,具備里程碑式的意義,意味著在腦血管病治療方面,精準醫學的應用有了循證醫學的支持。
“就在不久前,CHANCE-2團隊再次開啟了新的研究CHANCE-3,也就是在CHANCE-2的基礎之上再增加抗炎治療,使腦血管病患者的殘余復發風險進一步下降。”王擁軍教授說,“這也是用我們的研究換來更有價值的醫療,我希望更多的醫療同仁積極參與臨床研究,為我們的患者換來更多的健康機會。”
年度公共衛生獎
北京高血壓聯盟研究所劉力生
她,把一生都獻給了
中國高血壓防治事業
北京高血壓聯盟研究所劉力生教授
1969年起,劉力生教授在首鋼工廠探索建立中國第一個高血壓防治網絡,“首鋼模式”獲得WHO認可,并向全世界推廣。1986年起,劉力生教授在國內開展多項大規模多中心前瞻性臨床研究,研究結果被國內、國外高血壓和相關指南引用。2007年,劉力生教授當選為世界高血壓聯盟主席,直到現在,94歲的劉力生教授仍奮戰在高血壓防控的一線。
“對于獲得2022年價值醫療泰山獎,我感到十分榮幸。”劉力生教授說,“價值醫療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在我們國家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醫療模式其實是生物、心理、社會的,因為我們要面對的不僅僅是疾病,而是一位位患者,他們有心理、家庭、社會等方方面面面的影響。從實驗室到臨床,再從臨床到社區,我們高血壓聯盟遵循這樣的理念,把醫學的臨床實踐拓展到更廣泛的社會群體中。”
“2018年起,我也參加了河南省全省的高血壓篩查、治療和控制的課題,按照循證醫學的方式,找到簡便可行,適合于當地高血壓病人的診療,這個課題正在進行初步的總結,我們希望能夠有一個更好的結果。”
年度醫療管理獎
陸道培醫療集團陸佩華
從美國醫生到中國院長的華麗轉身
陸道培醫療集團陸佩華院長
職業生涯前半段,陸佩華院長是一名成功的醫生,在世界著名的斯坦福大學醫學中心接受??婆嘤柌⒐ぷ鞫嗄辏@得了血液病以及腫瘤科兩個專家資格。7年前,她放棄在美國的大好職業前景,回國成為一家血液病??漆t院的管理者。從一家醫院發展成一個醫療集團,如今的陸道培醫療集團已成為享譽全球的造血干細胞移植中心。
“陸道培醫療集團用了二十年,發展成為如今擁有四家醫院和一家研究院的醫療集團,我們在造血干細胞移植、細胞免疫治療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特別是近五年來,我們的臨床和科研得到了蓬勃發展,造血干細胞移植和CAR-T臨床試驗都名列前茅。”
“這樣的成績要感謝以陸道培院士為代表的老一輩血液病專家,他們做出了許多開拓性的工作。”陸佩華院長說,“而我也將繼續帶領團隊,揚道培濟世信仰,盡救死扶傷責任,造福更多的血液病患者。”
年度公益人物獎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劉海鷹
跋涉30萬公里,為貧困患者脊柱健康護航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劉海鷹教授
劉海鷹教授的足跡遍布全國54個偏遠貧困縣市,為6000名山區患者進行義診。11年來,劉海鷹教授創立的北京海鷹脊柱公益基金會支出公益款項2300萬元,幫助174個貧困的脊柱疾病患者挺起脊梁,為35000名青少年進行專業的脊柱側彎篩查。劉海鷹教授的故事也被拍成紀錄片《脊柱醫生》,在紐約時代廣場播放,向世界傳遞中國醫生的精神。
“我們團隊的成員犧牲自己的假日和與家人團聚的時間,足跡踏遍祖國各地約30萬公里,尤其是在高原地區——那里的青少年脊柱側彎發病率非常高。”劉海鷹教授說,“通過多年的醫學公益資助,可以肯定的是,既踐行了醫者仁心的情懷,也讓我們團隊在醫學專科技術方面達到一個新的臺階。”
“對于今天獲得泰山獎年度公益人物獎,我想,未來我們還會繼續弘揚老一輩醫學家的醫者仁心精神,把醫療公益事業做得更好。”
年度企業貢獻獎
武田中國
近年來在國內獲批上市創新產品
最多的跨國制藥企業之一
武田中國血友病及罕見病事業部負責人劉燕女士
扎根中國28年,武田中國始終將“以患者為先”的理念貫徹到商業運營、產品研發等方方面面。從2015年提出中國“追趕”計劃,到2020年提出“武聚未來”戰略,承諾五年引進15款創新藥物,惠及中國千萬患者,他們始終緊跟中國醫療健康事業的時代浪潮。今年,武田中國再次開啟“拓維中國”計劃,攜手生態鏈上的合作伙伴發掘中國的創新能力,目標是讓中國成為全球創新藥的來源地之一。
武田中國血友病及罕見病事業部負責人劉燕女士說:“泰山獎的獎杯是沉甸甸的,背后意味著更多的期待和責任,武田也會持續秉承為人類創造健康生活的使命,加速引進創新的產品和服務。”
“特別是在罕見病這一極富挑戰性的治療領域,我們會繼續加速新產品的研發和引進,攜手社會各界共建罕見病創新生態圈,完善診療體系建設,構建多層次的保障體系,為患者帶來健康福音。”劉燕女士說,“中國的生物制藥行業正邁向更高質量的發展,相信未來中國將成為全球創新的重要源頭之一。武田也將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為助力健康中國2030的實現貢獻力量。”
年度診療方案獎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陳海泉
以“中國標準”和“上海方案”
不斷改寫世界肺癌診治指南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陳海泉教授
陳海泉教授是中國第一個擔任美國胸外科學會國際胸部腫瘤外科峰會組委會委員的醫生,他的研究成果23次被13項肺癌國際指南引用。在他的帶領下,復旦腫瘤醫院成為世界著名的胸外科中心,早期肺癌生存率領先國際10%以上。他說提出的“肺癌全面微創治療3.0診療體系”也深刻影響著每個外科醫生。
陳海泉教授表達了對泰山獎組委會的感謝,“生命重于泰山,責任在肩,我們也將在探索價值醫療的道路上不懈努力,繼續奮斗,感謝大家的信任。”
年度醫療報道獎
八點健聞陳鑫
記錄了一場不得已的冒險自救,
讓孤兒藥研發被看見、關注和解答
八點健聞副主編陳鑫女士
《一個父親的選擇:鋌而走險自制藥,還是等著孩子死去》講述了一位只有高中學歷的父親,為救身患罕見病的兒子,面對全球無藥可用的情況下,決定自學生物知識,自建實驗室制藥。
在報道中,陳鑫用她細膩的筆觸、電影鏡頭式的文字語言,以小見大地體現出罕見病群體面臨的種種難題,震撼人心。
“作為記者,很多時候不是我幫助了采訪對象,而是他們的力量感動了我。在我遇到困難,包括沮喪時,我經常會想起當事父親的人生經歷,他在這么艱難的情況下還能做這么多事,那我自己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也不算什么。”陳鑫女士說,“希望每一個關注到徐偉的讀者,不僅僅是被他的故事所感動,而是感受到這股力量,繼續關注罕見病群體,和那些同樣值得被關注的公共議題。”
年度藥械突破獎
泰它西普
十三年磨一劍,
開辟雙靶標治療SLE的歷史進程
榮昌生物聯合創始人、CEO兼首席科學官房健民博士
榮昌生物旗下創新藥泰它西普的成功問世,標志著我國在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新藥研發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讓全世界770萬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的治療實現了重大突破,而它的鋒芒,也讓“中國領先、國際一流”成為了現實。
榮昌生物聯合創始人、CEO兼首席科學官房健民博士說,“泰它西普是中國的原創藥物,也是全球首創的BlyS和APRIL雙靶標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藥物。它在去年獲得了國家藥監局的批準,并于去年年底進入醫保,使紅斑狼瘡的治療進入到醫保時代。”
“非常感謝13年來對這款藥物的研究做出貢獻的所有專家。感謝相關部門,包括科技部門、衛健部門、國家藥監局的支持,這個藥物也是中國新藥創新的標準典型,希望有更多的新藥從中國走向世界。”
本次會議除了頒發第三屆泰山獎獎項,與會嘉賓還以主題發言、圓桌討論等形式,就價值醫療定義和實踐、新時代公共衛生體系的使命與展望、醫者責任擔當和貢獻等展開充分討論。
中國衛生信息學會健康醫療大數據基層應用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許速發表了《中國價值醫療在路上》的主題發言,從醫保支付改革、循證路徑、公立醫院成本管理、全面預算管理四個方面展現了我國價值醫療的實施路徑。
而通過標桿案例的分享,上海市兒童醫院院長于廣軍介紹了通過價值醫療指導醫療建設的心得,提出:
·基于價值的結果測量應逐步代替量與過程的指標;
·建立起行業標桿與相關的信息系統是重要手段;
·臨床技術與臨床路徑管理需要與衛生經濟有機結合;
·積極鼓勵推進基于價值醫療的技術與服務模式的創新;
·醫保支付方式與績效考核應由按量向按價值轉變。
在頒獎典禮的最后,“醫學界”創始人陳奇銳、“醫學界”總經理劉莉莉攜于廣軍院長、劉建民主任、陳海泉主任和馮曉源教授共同啟動了第四屆價值醫療泰山獎的評選。
在踐行價值醫療的道路上,
讓我們相約明年再見!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頭條
- 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入局 第三支柱養老金融工具包內產品供給日益充足
- 完成集裝箱吞吐量70.6萬標箱 國家鐵路貨運繼續保持高位運行
- 涵蓋多種形式和種類 濟南住房保障政策體系盡可能滿足不同畢業生的居住需求
- 7月份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6.5% 環比下降0.9%
- 堅持“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 自然資源部進一步明晰土地利用計劃指標配置規則
- 設置4個主題區域 服貿會工程建筑專題展9月1日在北京首鋼園12號館正式開展
- 前7個月我國外貿結構持續優化 進出口實現了較快增長
- 以消費精品為主題 消博會為推動全球商品和服務對接的橋梁產生積極影響
- 數字化的消費生態系統將給消費帶來新的提振 會成為新的潮流趨勢嗎?
- 相對數值高基數龐大 小鎮青年正在成為經濟增長中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