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城管委印發《“十四五”時期北京市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根據《規劃》,預計“十四五”時期,北京市新能源汽車將加速實現規?;l展,將向200萬輛躍升。本市將構建與200萬輛新能源汽車發展相匹配的充換電設施體系。計劃到“十四五”時期末,力爭全市充電樁總規模達到70萬個,北京平原地區將建立3公里找到樁、核心區0.9公里找到樁的公用充電設施網絡,實現“好找好用”。
全市充電樁數量
5年增至23萬個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時期,北京市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能源補給能力和服務水平持續提升,產業生態體系和配套政策體系逐步完善。據統計,2015年至2020年,本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從3.6萬輛快速增長至40萬輛,全市充電樁數量由2.1萬個增長至23萬個,換電站數量由5座增長至159座,形成了樁站適度超前、車樁(站)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已形成全市平原地區平均服務半徑小于5公里的社會公用充電網絡。其中,中心城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延慶冬奧區域等重點區域建成區充電服務半徑已小于0.9公里。 不過,本市依然存在居住區充電設施建設難、充電設施利用率較低、設施服務水平有待提升、設施數智化水平有待提升等問題。
2025年新能源汽車
將向200萬輛躍升
充換電設施經歷了“十三五”時期“跑馬圈地”式的規?;瘮U張以后,“十四五”時期將進入規模與效率并重發展的新階段。預計“十四五”時期,在經濟、能源、環境三大因素的推動下,北京市新能源汽車將加速實現規模化發展,從既有的40萬輛進一步向200萬輛躍升,對充換電設施的規模和質量也提出了相應要求。
《規劃》提出,到2025年,本市將基本建成與200萬輛新能源汽車發展相匹配、充換電設施高效有序利用、跨部門一體化協同、行業實現數智化升級的充換電設施體系。 《規劃》明確,在總體規模上,到“十四五”時期末,力爭全市充電樁總規模達到70萬個,其中居住區自用和公用充電樁達到57萬個,單位內部充電樁達到5萬個,社會公用充電樁達到6萬個,業務專用充電樁達到2萬個;換電站規模達到310座。
在服務半徑上,到“十四五”時期末,全市平原地區建立3公里找到樁、核心區0.9公里找到樁的公用充電設施網絡,實現“好找好用”;實現換電平均服務半徑小于5公里。在充電結構上,到“十四五”時期末,中心城區社會公用樁快慢充比例不低于2:1,其他地區社會公用樁快慢充比例不低于1:2。
熱點區域將開展
預約充換電試點
充電樁不足怎么辦?《規劃》特別提出,對于存量小區具備條件的固定車位,按照“應裝盡裝”的原則加快彌補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對于老舊小區,將補建停車位及充電樁納入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完善類項目。鼓勵在小區公共區域及周邊場所,按照一定比例配建直流快充公用充電樁,給予補助支持。鼓勵私人樁共享模式,鼓勵具備有序充電控制功能的智能充電樁建設。對于供需矛盾尖銳、潮汐特性明顯區域,鼓勵推廣移動充電車等充電方式解決充電難問題。
為了提高充電設施的利用效率,《規劃》提出,本市將推動預約充換電在熱點區域公用充換電設施試點示范,培養用戶預約行為習慣,掌握用戶需求特征,引導用戶錯位錯峰充換電,提高設施利用率。研究居住區充電分時電價政策,通過數智化控制手段提升電網綜合使用效率。
此外,本市還將大力推行停車費、電費和服務費的一體化結算和套餐優惠。針對充電產生的停車費用問題,研究探索充電樁運營企業、停車場運營企業、用戶等多方共擔模式。(王斌)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頭條
- 堅持“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 自然資源部進一步明晰土地利用計劃指標配置規則
- 設置4個主題區域 服貿會工程建筑專題展9月1日在北京首鋼園12號館正式開展
- 前7個月我國外貿結構持續優化 進出口實現了較快增長
- 以消費精品為主題 消博會為推動全球商品和服務對接的橋梁產生積極影響
- 數字化的消費生態系統將給消費帶來新的提振 會成為新的潮流趨勢嗎?
- 相對數值高基數龐大 小鎮青年正在成為經濟增長中的主力軍
- 應用范圍更加廣泛 知識產權鑒定對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支撐作用更加突出
- “六大門派”企業紛紛盯上這一賽道 預制菜的潛在風險不可忽視
- 載柴油發動機等貨物 雙向對開的中越班列為物流降本增效打開了新通道
- 上半年夏糧產量再創歷史新高 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