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電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領域新材料集群建設,將助推其它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高質量發展。”近日,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公共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劉興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今年6月,深圳出臺了《關于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和《深圳市培育發展新材料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在劉興賀看來,《意見》和《行動規劃》是上一輪產業規劃的延續和升級進階。“此次規劃側重于產業集群建設,通過創新、技術突破、企業梯隊、應用推廣、公共服務等,統籌區域產業布局,目的是把整個產業鏈上下游聯動起來,通過強鏈補鏈延鏈,打造一個完善產業生態圈。”劉興賀說。
“雙碳”提出更高要求
劉興賀認為,新材料產業集群發展對深圳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新材料產業作為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的基礎與先導,支撐其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其次,“雙碳”戰略目標下,對未來新材料產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高鐵、核電、航天航空、醫療器械等尖端制造業領域離不開新材料領域的突破,布局超材料、石墨烯、3D打印材料、納米材料等,孵化一些未來產業領域,具有重要作用。
“深圳新材料產業發展擁有完善的扶持政策,金融、知識產權、檢驗檢測等創新環境優異,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但劉興賀也指出,目前我市新材料產業在基礎研究、原始創新能力上,仍與國際水平有較大差距,尤其是高端生產裝備及高精尖監測設備主要依賴進口,部分重點領域的關鍵核心原輔料等還受制于人。
支持“鏈主型”企業
劉興賀建議,要擴大新材料產業規模影響力,實行鏈條式招商,加大“鏈主型”“生態型”龍頭企業支持力度,培育“單項冠軍”企業,壯大“專精特新”企業隊伍。
其次,增強基礎研究能力,依托重點科創片區,加快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及建設,加快關鍵技術創新突破,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此外,激活人才、資金、創新制度等要素流動活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人才引進與培養,圍繞科技產業引進和培育一流人才,提升創新鏈和產業鏈的支撐能力,實現產學研一體化發展。(陳小慧)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頭條
- 載柴油發動機等貨物 雙向對開的中越班列為物流降本增效打開了新通道
- 上半年夏糧產量再創歷史新高 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亮點
- 影響有限無需過分恐慌 科創板的表現為股東們的“惜售”增添了底氣
- 全球網購滲透率大大提高 海外華人華僑“反向海淘”推動國貨出海訂單激增
- 保供穩價政策效果繼續顯現 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巨大潛力盡收眼底
- 成交額目前還不算高 我國碳交易市場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 逐漸被業內重視 顧客到工廠模式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選擇
- 中國經濟走過了怎樣的上半年?都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變化和亮點?
- 上半年海南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17億元 增速排名全國第二
- 上半年中國經濟實現的企穩回升 哪些原因使中國能扛住這個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