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資訊頻道 > 要聞 > 正文
全國產業格局或將迎來新一輪重塑
2021-03-25 09:55:04 來源:成都商報

指依托長江黃金水道串聯東西,將經濟發展動能延伸至內陸地區的長江經濟帶

機遇: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和沿江頭部城市的帶動作用,將中國經濟發展的動能延伸至中西部內陸地區,并借力西部陸海新通道向西南和西北腹地延伸,進一步跨境連接東南亞、中亞和歐洲大陸。

箭尾

指以成渝雙城為支點、由西部陸海新通道打通西南和西北兩大通路的廣袤西部地區

機遇:中國西部在這一輪產業轉移中扮演承接產業梯度轉移的角色,但競爭對手絕非中國的沿海地區、沿海城市,而是擁有勞動力成本優勢的新興經濟體,尤其以東南亞國家最具代表性。

箭首

指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長三角、大灣區、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以及沿海地區

機遇:眼下最要緊的是進行產業更新——即保留那些符合國家戰略發展方向、高附加值、技術密集型的必要產業,比如上海的金融與總部經濟、深圳的科技研發、廣州的商業服務貿易等。

“十四五”新格局下,“箭式”城市群將承擔不同的功能定位。這意味著全國產業格局或將迎來新一輪重塑。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發展壯大城市群和都市圈,推動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成渝和長江中游的發展定位,首次被提升至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同一梯隊。

如何理解這一變化?仲量聯行昨日(3月24日)發布的《穿越周期,展望2025:中國經濟與華西商業地產未來研判》中,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一個新概念:“箭式”城市群。

在仲量聯行中國區研究部零售地產負責人朱建輝看來,長江經濟帶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和沿江頭部城市的帶動作用,將中國經濟發展的動能延伸至中西部內陸地區,并借力西部陸海新通道向西南和西北腹地延伸,進一步跨境連接東南亞、中亞和歐洲大陸。

梯度轉移的機遇

沿海三大城市群,眼下最要緊的是進行產業更新。這種更新為中西部區域帶來了梯度轉移的機遇。

“十四五”新格局下,“箭式”城市群將承擔不同的功能定位。朱建輝表示,這意味著全國產業格局或將迎來新一輪重塑。

作為“箭首”,沿海三大城市群的發展方向將對標世界級的城市及城市群,比如東京、紐約、舊金山、倫敦等發達城市群聚集地。他指出,眼下最要緊的是進行產業更新——即保留那些符合國家戰略發展方向、高附加值、技術密集型的必要產業,比如上海的金融與總部經濟、深圳的科技研發、廣州的商業服務貿易等。

更多的產業,則為中西部區域帶來了梯度轉移的機遇。

記者注意到,“箭身”的價值在于,長江經濟帶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和沿江頭部城市的帶動作用,將中國經濟發展的動能延伸至中西部內陸地區,并借力西部陸海新通道向西南和西北腹地延伸,進一步跨境連接東南亞、中亞和歐洲大陸。

一方面,物流通道的暢達可以幫助市場更容易完成市場轉移,而武漢等一些城市,也能在此過程中獲得企業的青睞,更快形成產業聚集效應。

中國西部在這一輪產業轉移中,完全有能力扮演承接產業梯度轉移的角色。朱建輝用“成渝雙城作為長江經濟帶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戰略支點”來描述其意義,既是內陸地區的經濟中心,又坐擁交通樞紐的優勢,成為繼三大城市群后內陸地區最具潛力的增長極。

值得注意的是,“梯度轉移”并非強調不同城市群之間的落差。

相反,中國西部在這一輪產業轉移中扮演承接產業梯度轉移的角色,但競爭對手絕非中國的沿海地區、沿海城市,而是擁有勞動力成本優勢的新興經濟體,尤其以東南亞國家最具代表性。

朱建輝強調,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立讓西部省市成為中國連接東盟和歐盟、中東地區的新門戶。依托中歐班列、泛亞鐵路,西部省份成為世界地緣政治新格局下的開放新高地,而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的比較優勢以及科技能力的后來居上,也讓西部地區在承接東南沿海產業轉移的同時,加速產業戰略升級,大力發展科技、互聯網、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新興產業。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轉移的產業都是亟待淘汰的落后產能,高附加值、具有可持續發展性的戰略新興產業更受西部省市歡迎——“甚至,今天我們也會看到,在一些創新研發領域上,中國的東西差距已大幅縮小”。

雙循環的機遇

隨著中國開始構建更加友好的貿易體系,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將主動融入中國經濟“內循環”體系。

穿越經濟新周期,中國經濟“轉危為機”。在朱建輝看來,“箭式”城市群是“機”之所在。一個細節是,在全國GDP前十大的城市中,除三大城市群外,成渝城市群是內陸地區唯一由直線距離不到300公里的兩大頭部城市為核心所構建的城市群,且深處中國西部,與沿海三大城市群相距甚遠。

經濟增量方面,過去十年間,重慶和成都在GDP經濟總量、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貿易總額等重要經濟指標均表現亮眼,并階段性在中國主要城市排名中名列前茅。成渝的商業地產與工業物流市場更具競爭優勢,兩市的甲級辦公樓、優質零售物業、高標準倉儲市場的開發規模均位列新一線城市前兩位,尤其是零售物業市場成渝分列中國第三、第四,超過廣深。

“成渝雙城已坐穩中國經濟增長的“第四極”,是中國內陸地區的第一增長極,是中國“箭式”城市群新格局下縱深內陸廣袤腹地、連接亞歐大陸的戰略支點。”朱建輝說。

值得注意的是,中資企業尤其頭部企業的未來發展走勢,對產業辦公市場的影響不言而喻。同期,隨著中國開始構建更加友好的貿易體系,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將主動融入中國經濟“內循環”體系,共享內需紅利。今天的“外循環”絕非獨立存在,而是“內循環”在全球范圍的延伸。朱建輝指出,新格局下,中國經濟的比較優勢讓困境中的跨國企業在地緣經濟角力中更加看好對中國市場的投資。因此,雖然全球整體基本盤或面臨收窄的風險,但中國市場對跨國企業的吸引力反而提升。這便是下行周期中,中國經濟“轉危為機”的開始。(鄒悅)

關鍵詞: 全國產業格局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国产又粗又猛又黄视频,97超碰亚洲中文字幕校园,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国产阿v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91社区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国产丝袜久久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福利 | 色悠久久网国产精品99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V日本 伊人精品成人久久综合 | 亚洲v欧美v国产ⅴ在线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