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當天在北京舉行第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的《中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發展報告(2020)》顯示,2020年中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得到明顯提升,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這是國家知識產權局第二次發布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發展報告,主要內容包括知識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知識產權信息傳播利用等三個方面。
——知識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扎實推進、改革成效進一步顯現。自國家知識產權局2020年印發《關于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以來,各項改革舉措持續推進,穩步見效。截至2020年底,發明專利和高價值專利審查周期分別壓縮至20個月和14個月。商標注冊平均審查周期壓縮至4個月,提前完成國務院提出的商標審查周期壓縮目標。專利、商標業務全部實現網上服務,專利、商標電子申請率分別達到98.8%和98.0%。
試運行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初步實現知識產權業務“一網通辦”。全國27個省(區、市)實現專利商標業務“一窗通辦”。在專利費用減繳和專利代理機構執業許可審批等業務環節,探索實行告知承諾辦理,進一步減輕當事人辦事負擔。各地大力推進知識產權業務“一站式”服務,實現“最多跑一地”。
——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完善。2020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先后印發《國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備案實施辦法》《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工作指引》,細化服務網點管理工作機制。截至2020年底,全國有27個省(區、市)和15個副省級城市設立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機構,省級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機構覆蓋率達到91%,地市級綜合性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機構覆蓋率由23%增長至27%。
穩步推進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建設,第三批34家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機構)和第二批37家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正式運行,啟動第四批51家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機構)的籌建。到目前為止,TISC機構(含籌建機構)達到102家,實現31個省級行政區域全覆蓋,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達到60家,覆蓋全國80%以上的省級行政區域。
——知識產權信息傳播利用效能快速提升。2020年,國家知識產權局更新完善《知識產權基礎信息數據規范(試行2020版)》,發布《知識產權基礎數據利用指引》,明確專利、商標、地理標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基礎數據利用規范。截至2020年底,國家知識產權局擁有國內外專利文獻資源總量達到1.83億條,涉及100多個國家、組織和地區。累計開放商標基本信息5100余萬件,總下載用戶60.8萬人次。
國家知識產權局表示,該局下一步將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信息化、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明晰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事項,統一公共服務標準,不斷加大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資源供給,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推動創新資源高效率配置、高效益運用,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頭條
- 裸票價格創近5年來最低 中秋國內航線機票價格降至洼地
- 中國經濟增速仍保持較強動力 在全球進出口版圖中的地位將進一步的提升
- 油價顯著下跌無疑對依賴原油出口的產油國不利 產油國釋放明確穩定意圖
- 對標“國字號”你追我趕 中國電子商務成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動力
- 續兩年邁過80分門檻 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整體步入良好階段
- RCEP生效實施為地區和世界經濟注入新動能 為中國企業迎來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
- 眾多企業技術產品“上新” 元宇宙為觀眾帶來了身臨其境的體驗感
- 實施19項接續政策形成組合效應 四部門加力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
- 12個行業PMI回升 8月制造業五大分類指數一平三升一降
- 服貿會“朋友圈”不斷擴大 中國市場規模非常巨大國際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