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8月31日發布,《方案》由生態環境部等12部門聯合制定,明確了到2025年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的具體目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方案》明確到2025年,黃河流域地表水達到或優于Ⅲ類水體的比例達到81.9%,基本消除地表水劣V類水體;森林覆蓋率達到21.58%,綜合治理沙化土地136萬公頃,水土保持率達到67.74%。
提出河湖生態保護治理等五大攻堅行動
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較為敏感脆弱,長期以來受氣候變化及大規模、高強度的人類開發建設活動影響,流域整體性、系統性生態退化問題十分突出。
為確保攻堅戰目標實現,《方案》提出了黃河生態保護治理五大攻堅行動,分別是河湖生態保護治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城鎮環境治理設施補短板、農業農村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修復。
五大攻堅行動將加快污染水體達標、保障河流生態流量、推進城鎮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并加強黃河中游地區水土流失治理。
因地制宜 分類治理 強調休養生息
黃河流域上中下游生態環境差異大,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同,《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專門提出了五個治理原則。
首先就是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科學把握黃河流域上中下游的差異,實施分區、分類保護治理。
第二個原則是堅持休養生息,還水于河。從以前過度干預、過度利用的模式向自然恢復模式轉變。合理控制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強度。優化用水結構,有效保障河流的生態流量。
此外,《行動方案》還提出了聚焦流域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突出問題,深入實施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大工程。強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嚴格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準入制度,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的行業盲目發展等原則。
推進黃河流域綠色低碳轉型 加強生態修復
雖然《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剛剛發布,但是有關部門早已著手開展攻堅戰的一些具體工作,目前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推進黃河流域綠色低碳轉型方面,生態環境部聯合有關部門組織沿黃九省區,劃定了環境管控單元11108個,加強了對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實施源頭防控、過程嚴管、后果嚴懲。
生態環境部通過推進黃河流域清廢行動,2021年共清理各類固體廢物882.6萬噸。完成了黃河干流上游、中游部分河段,以及重要支流入河排污口的排查任務,排查岸線1.2萬公里,發現排污口1.7萬個。并實施了陜西黃土高原、青海祁連山、甘肅甘南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等一系列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項目。下一步,隨著《行動方案》的發布,生態環境部將加強與相關部門和沿黃9省區的協同聯動,明確分工,形成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的格局。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頭條
- 繼續發揮好外資專班的作用 商務部引導外商持續加大制造業和研發領域的在華投資
- 細化明確項目參建各方質量責任 交通運輸部對工程質量行為形成剛性約束
- 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進一步強化 服貿會10年見證我國服務貿易快速發展
- 積極展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最新成果 本屆投洽會將圍繞3大板塊
- 分為初期、近期、遠期3個階段 跨座式單軌交通客流預測年限應與設計年限一致
- 線上便捷性和個性化推薦優勢逐步放大 多快好省的即時零售正在脫穎而出
- 與其他領域不斷融合 中國經濟蓬勃發展表現出了鮮明的數字化特征
- 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 河南2022年現代化建設新賽道上跑出“加速度”
- 開展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 北京中關村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的科技園區
- 新科技與新產品層出不窮 重慶工業互聯網提升制造業含“新”量和含“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