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南寧訊(記者 李新雄 實習生 韋春嬋)8月2日,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實施科技強桂行動支撐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邀請自治區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有關工作成效。
我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021年出臺了《廣西科技強桂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持續推動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加強科技成果轉化,不斷提升科技創新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如何落實落細科技強桂行動?我區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施六大科技創新工程。
實施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工程,創新基礎不斷夯實。國家級創新平臺建設取得新成效,面向東盟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規劃獲得國家批復,2家企業獲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高層次人才培養實現新突破,廣西大學王雙飛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科技交流合作取得新進展,中國—東盟衛星遙感應用聯合研究中心、自然資源部中國—東盟衛星遙感應用重點實驗室落戶廣西。
實施產業鏈創新鏈融合工程,雙鏈融合日趨緊密。堅持“前端聚焦”,梳理形成與汽車、機械、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鏈上下游核心關聯的357家企業清單、148項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清單,并啟動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等6個方向的科技重大專項。推進“中間協同”,組織區內外企業和高校院所牽頭實施75個科技重大專項項目,通過“揭榜掛帥”,遴選公布項目榜單48個。注重“后端轉化”,截至目前,已完成18家中試基地的認定工作。
實施千企科技創新工程,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企業倍增計劃,2021年共有3207家企業進入科技型中小企業庫,1106家企業進入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截至目前,瞪羚企業累計132家。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2021年共有5951戶企業享受稅收優惠,加計扣除金額243.3億元,減免企業所得稅60.83億元。
實施科技強農工程,科技賦能鄉村振興成效顯著。實施種業技術攻關和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科技項目83項,審定主要農作物新品種650個,突破關鍵核心技術26項。加強科技特派員支持鄉村振興工作,2021年以來,共選派科技特派員10035人次,開展下鄉服務29.92萬天次。
實施科技惠民工程,科技惠民領域不斷拓展。科技保障醫療健康能效加強,認定7個廣西臨床醫學研究中心;5個新藥品種(含原料藥)、18個快速診斷試劑(試劑盒)產品獲批上市。科技護航生態環境成效彰顯,實現環境質量監測PPP模式示范項目全國“零的突破”。
實施創新功能區提升工程,科技創新園區建設提質增效。國家高新區創新國際化增長率首次進入全國前十,柳州高新區在2021年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評價中獲評優秀。
2021年,全區高新區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6.68%,高新技術企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9.61%,科技成果轉化累計1300多項。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由2020年0.78%提升到2021年0.8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研發活動企業占比25.2%;技術合同成交額總額突破1000億元。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頭條
- 以消費精品為主題 消博會為推動全球商品和服務對接的橋梁產生積極影響
- 數字化的消費生態系統將給消費帶來新的提振 會成為新的潮流趨勢嗎?
- 相對數值高基數龐大 小鎮青年正在成為經濟增長中的主力軍
- 應用范圍更加廣泛 知識產權鑒定對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支撐作用更加突出
- “六大門派”企業紛紛盯上這一賽道 預制菜的潛在風險不可忽視
- 載柴油發動機等貨物 雙向對開的中越班列為物流降本增效打開了新通道
- 上半年夏糧產量再創歷史新高 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亮點
- 影響有限無需過分恐慌 科創板的表現為股東們的“惜售”增添了底氣
- 全球網購滲透率大大提高 海外華人華僑“反向海淘”推動國貨出海訂單激增
- 保供穩價政策效果繼續顯現 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巨大潛力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