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2022熱門宜居城市第一、2021年中國城市夜經濟影響力十強城市第二、暑期酒店預定量全國前十等稱號的長沙,在暑期檔迎來了“高光時刻”——數以十萬計的游客從四面八方趕來,只為領略長沙美食的奧秘。
當休漁期遇上海鮮消費旺季,成噸的海鮮供給如何滿足?7月27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走進從長沙發跡的徐記海鮮一探究竟。
客流大幅增長,包廂都得提前訂
7月27日中午,徐記海鮮華創店,一天之中生意最好的時段。海鮮暫養區,俄羅斯板蟹、北海蝦姑王、小花螺等應季好貨以海水鹽度區分、喂養。每每有顧客進店,便會被引導至暫養池旁,看菜下單,所有活海鮮當面稱重、現宰現殺,經過簡單調味后被端上桌。
“今天生意不錯,大廳也坐滿了。最近這幾周,我們都建議顧客提前預訂包廂。”時間的指針撥到14時,管家趙婷仍舊一刻不停,不斷刷新著各個包廂和大廳各桌的上菜進度,防止出現上錯菜、延遲上菜等情況,“顧客再多,也要保證客人的用餐體驗。”
趙婷介紹,作為一家非游客聚集區的社區型商圈店,暑假期間,門店的營業額提升了30%以上,主打縱享全球山珍海味的“藍麒麟”,因時常有明星進店用餐,惹得粉絲爭相打卡,“品牌在抖音推出了海膽雙人餐,參與短視頻打卡活動還有小禮物相贈。這些針對消費者的優惠活動,收到了雙贏的結果。”
三湘都市報記者了解到,作為從長沙市伍家嶺商圈發跡的海鮮酒樓品牌,徐記海鮮在保持獨創菜品新鮮本味、適時而食的情況下,會根據不同區域消費者的飲食習慣,融入當地口味。如,西安的連鎖店會有涼菜、餃子等西北特色菜品;在湖北,會有淡水魚、豆皮等特色小吃。
常做常新,生猛海鮮“蹦”上桌
數據顯示,中國餐飲品牌平均生存周期僅508天。那么,年滿23周歲的徐記海鮮,在疫情常態化下積極探索新零售業務、開發自有IP“小刺”、2021年全國新增15家門店的舉措,儼然打破了行業慣例。
徐記海鮮董事長徐國華介紹,成立23年,徐記海鮮堅持以“海洋捕手”的定位提供內陸城市原本難以吃到的美食,“這些年,我們在全球建立空運物流、海運物流及冷鏈配送體系,國外海鮮源頭競拍、原包裝發至各門店,國內海鮮被捕上岸后迅速分類、全程純海水運輸至中央廚房總倉暫養,無論國內外,運輸車內氧氣、溫度、鹽度均遵循嚴格標準,海鮮從原產地到餐桌,最快8小時。”
徐記海鮮還推出“大廚到家”服務,即消費者支付原材料采購、大廚上門、服務員現場服務等費用,便可在家來一次商務宴請、團圓宴,廚師、服務員均按級別收費。
“疫情之下,大廚到家服務訂單增量遠超預期。”徐記海鮮運營總監徐威介紹,今年3月,大廚到家服務營業額超30萬元,環比增長50%以上,目前,品牌已成立專項事業部,將它作為2022年重點發力板塊之一。(黃亞蘋 王玨 何佳潔 康子璇)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頭條
- “六大門派”企業紛紛盯上這一賽道 預制菜的潛在風險不可忽視
- 載柴油發動機等貨物 雙向對開的中越班列為物流降本增效打開了新通道
- 上半年夏糧產量再創歷史新高 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亮點
- 影響有限無需過分恐慌 科創板的表現為股東們的“惜售”增添了底氣
- 全球網購滲透率大大提高 海外華人華僑“反向海淘”推動國貨出海訂單激增
- 保供穩價政策效果繼續顯現 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巨大潛力盡收眼底
- 成交額目前還不算高 我國碳交易市場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 逐漸被業內重視 顧客到工廠模式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選擇
- 中國經濟走過了怎樣的上半年?都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變化和亮點?
- 上半年海南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17億元 增速排名全國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