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到了!”9月28日早上,記者撥通了成都一家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郭楊帆的電話,那頭傳來她興奮的聲音,“走公路運輸,裝車發出差不多24小時就到了。”該公司申報出口的9.99噸新鮮南瓜,經成都海關所屬宜賓海關檢驗檢疫合格后放行,發往越南。
“這是四川首次出口鮮南瓜。”成都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借助陸海通道,我省農產品正加速出海。
定制“反季蔬菜” 填補東南亞市場空窗期
首次嘗鮮出口,這批鮮南瓜有何不同?在宜賓市屏山縣錦屏鎮五一村的出口蔬菜種植基地里,正要裝運出口的南瓜比常見的四川大南瓜要小一圈,每個重量約為3斤。
種植基地負責人王志勇解釋,個頭偏小,是因為傳統的大南瓜在越南不好賣,“針對越南市場需求,我們采用小南瓜品種進行培育。這種金香南瓜肉質細膩,直接蒸著吃,味道香甜可口,更適合三到四口之家。”
為何專門為越南市場“定制”?五一村黨總支書記邵東紅介紹,五一村平均海拔1000余米,獨特的地理環境、氣候土壤造就了當地盛產優質蔬果,“尤其適合種植東南亞國家在這個時間段種不出來的‘反季蔬菜’。”
去年下半年,恰逢成都這家進出口貿易公司在多地考察種植基地,想將以往的報關出口地從云南變為四川,五一村憑借先天條件和地理優勢最終勝出。
“雙方一拍即合,公司提供訂單、銷售渠道以及種子,村里負責按單‘定制’,種出的蔬菜大部分用于出口越南等東南亞市場。”郭楊帆說。
首次嘗鮮順利 為更多農產品出口探路
今年3月種下,9月“定制”南瓜迎來豐收。但要從五一村出口到越南,對郭楊帆來說,她也是“新手”。
“我們加強幫扶指導,對企業出口食品原料種植場簡化備案流程,指導企業順利完成備案。”宜賓海關監管一科相關負責人說,去年底得知企業的出口意愿后,海關就主動找上了門。
經過資料報送、現場審核等程序,該公司僅花約3天時間就取得了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和出口食品原料種植場備案資質,相比通常備案時間大大提前。
為保證出口產品質量安全,宜賓海關工作人員定期到種植基地,對企業有毒有害物質控制、生產和追溯信息記錄等相關制度要求進行指導,并幫助企業完善“公司+村委/基地+農戶”標準化種植模式。“譬如針對當地禁用的農藥,我們收集了越南蔬菜進口安全衛生法規標準要求,幫助企業提升風險防范能力。”該負責人說。
裝車當天,宜賓海關工作人員一大早就趕到了種植基地。這批近10噸的南瓜通過宜賓海關設立的進出口鮮活易腐農食產品屬地查檢綠色通道,實施優先查檢和“5+2”預約查檢。“這意味著出口產品經現場檢驗檢疫合格評定后即可發運,解決了企業產品貯存期短的問題,全力保障疫情期間的出口通暢。”該負責人說,整個過程用時不到24小時。
有了首次出口經驗,邵東紅十分高興,認為成熟蔬果實現訂單銷售,并根據質量等級確定收購價格,將極大地帶動村民的種植積極性。“種完小南瓜后,馬上就接著種秋四季豆、蠶豆、西蘭花等東南亞‘反季蔬菜’,預計每畝能為村民每年增加3000元收入。”
當下,郭楊帆也十分忙碌,一天要申報150噸到180噸的白菜和蘿卜,搶抓11月底前的出口機會。“出口蔬菜的價格相對較高,一旦東南亞本地蔬菜種出來了,我們的菜在當地就賣不動了,必須搶抓這兩個月的時間!”除了完成出口訂單,她還打算國慶后讓農戶種上豌豆尖、兒菜等,供國內市場銷售,“在國內外市場都發力,搶訂單、擴市場不能停。”(寧寧)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頭條
- 高價農產品頻現市場 “谷賤傷農”的話題再一次引起各方關注
- 班期為兩周一班的國際遠洋航線填補了海南通往非洲的集裝箱航線空白
- 實現跨境電商與網絡直播的有效聯動 曹妃甸電商產業發展跑出“新速度”
- 從明令禁止到有序放開 “網售處方藥”開閘已歷經多年探索與醞釀
- 金價下降疊加國慶傳統婚慶旺季 上周末北京多家金店內迎來不少“淘金”客
- 國民經濟延續恢復發展態勢 就業物價等總體穩定多數指標好于7月
- 存款準備金率下調2個百分點 未來中國外匯儲備將呈現怎樣的走勢?
- 4大商圈將打造國際消費體驗區 新IP將成為北京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新標桿
- 短期“破7”并不意味著人民幣匯率將出現大幅下行 雙向波動是常態
- 有強力支撐和堅實基礎做支撐 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