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資料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唐時杰)原本想辦理網上貸款,卻因缺乏防范意識向詐騙分子提供了自己的全套銀行卡、手機電話,成為詐騙團伙的幫兇,幫助涉詐團伙跑分洗錢160余萬元。近日,江岸警方通報,兩名涉詐當事人已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面臨法律的審判。
今年7月10日10點23分,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二七街派出所接到上級反詐緊急預警,預警人于7月9日凌晨多次轉賬,累計金額高達99萬余元。如此高額的轉賬讓民警魏征、輔警史亮高度警覺,立刻撥打預警人的電話聯系。但多次撥打預警人電話均未接聽,民警于是嘗試聯系預警人母親,請她立即告知女兒剛有多筆巨額轉賬信息,極有可能被騙,需馬上聯系本人了解情況,并立刻阻止女兒不要再向陌生人轉賬。
起初,預警人母親樂女士對民警的突然來電感到十分驚訝,民警電話里反復勸阻、告誡,樂女士終于答應帶女兒來所配合勸阻工作。
民警勸導預警人。通訊員供圖
7月10日當天上午11時許,預警人馬某在母親陪同下來到二七所,辦案隊民警王康對預警人轉賬過程進行了解,但在了解過程中,發現預警人對一些事情支支吾吾說不清,自稱沒有被騙反倒稱還莫名得了些錢。民警彭泉均敏銳地抓住預警人不當獲利的線索,迅速上網查詢預警人銀行卡相關信息,通過國家反詐平臺查詢到在全國各地已有六家公安機關對該涉案卡有立案登記。
民警彭泉均、李宏展立即前往預警人馬某開卡銀行去調取流水記錄,發現該卡于7月9日凌晨0-2時期間,共有52筆資金進出轉款,初步統計流水高達160余萬元。回到派出所后,民警再次上網核查馬某信息,查詢到廣西桂林警方已于10日下午將馬某上網追逃,于是立即將其控制并進行調查。
流水記錄。通訊員供圖
據嫌疑人馬某交代,7月6日自己在手機某app軟件上找到一家貸款公司,加對方微信后被詢問征信情況、銀行卡賬號等信息,并約定好7月8日在武漢陽邏某地面談。
7月8日下午6時,馬某赴約與對方見面,隨即并被帶入一輛白色商務車中,交出本人銀行卡、身份證、手機后為其在車內“現場”辦理貸款。業務員稱因系統前面排隊辦理貸款業務的有很多人,讓馬某在車里安心等待,直到次日凌晨才開始正式辦理“業務”。在進行了近2小時不間斷的操作后,對方轉給了馬某3萬余元錢,并表示此“貸款”不用還,隨后讓其下車離開。
“當時自己并未想太多就回家休息了,等睡醒后想聯系對方時卻發現已被拉黑。”事后馬某也一直回想,感覺此事太蹊蹺。因自己的無知,被對方使用自己的銀行卡、身份證和手機進行跑分違法操作,成為詐騙團伙的“幫兇”實在悔不當初。
無獨有偶,民警根據馬某銀行卡流水,很快查出另一“跑分”下線位于河南鄭州,7月18日,民警馬不停蹄奔赴河南鄭州順線追蹤,將利用銀行卡進行跑分非法獲利6000元的青年男子小宇(化名)抓獲。經調查了解,其同樣警惕性不高,缺乏反詐常識意識,在網上刷手機短視頻時因好奇被小廣告引誘,稱可幫助網絡主播收禮物套現賺取手續費,陷入電詐人員精心設計的圈套,后悔不已。
目前,嫌疑人馬某(女,24歲)、小宇(男,21歲)均愿意退回全部非法所得。因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江岸警方依法對兩名涉詐當事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還在進一步辦理之中。
江岸警方提醒:
廣大市民要高度重視個人信息安全,切莫讓自己成為詐騙“幫兇”。如若貸款,請前往銀行或者正規貸款機構。
“幫信”罪的全稱是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廣大市民要時刻保持警醒,不要貪圖便宜,或受高額利益誘惑,出租出售個人銀行卡、身份證、社交賬戶等給他人使用,以免落入“幫信”犯罪陷阱,淪為信息網絡犯罪的幫兇,此行為也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