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紅網時刻新聞2月7日訊(通訊員 王超政 記者 吳公然)春節剛過,桃江縣馬跡塘鎮馬跡塘戰史陳列館出現了不少年輕游客的身影,他們在陳列館了解那段血與火的歷史,感受革命先輩的榮光,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汲取奮進的力量。“現在經常能看到年輕人的身影,我們感到很開心。”馬跡塘戰史陳列館長劉炳賢說。
近年來,為了進一步加強青年思想引領,桃江縣教育局團工委組織學校團員青年分批前往張子清故居、馬跡塘戰史陳列館、烈士公園等本地紅色教育基地,開展“9?30”緬懷先烈等活動。同時桃江縣各級團組織采取青年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了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講等系列活動,讓黨的二十大精神飛進尋常百姓家,融入團員青年的生活。
團員青年接受紅色教育洗禮。(資料圖)
桃江縣年輕人中流行“紅色”新風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源于桃江縣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所迸發的活力。
“我們在實地調研中,發現了基層團組織力量不足、業務不精的等問題,但最后這些問題都得到了解決。”團桃江縣委負責人介紹說。2022年,團桃江縣委通過調研收集意見建議,將學校團委書記享受行政人員待遇、加強村(社區)基層團組織考核等12條建議寫進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方案。
表彰優秀團干。(資料圖)
近年來,團桃江縣委不斷創新工作模式,推進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工作在基層走深走實。該縣將15個鄉鎮團委和51個中學團委劃分為三個片區,由團縣委統籌負責,定期進行調研、調度。其中,團桃江縣委青年大學習的學習率提升80%。多措并舉下,該縣基層團干業務能力水平和工作積極性明顯提升。
縣域團組織改革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團桃江縣委指導成立桃江縣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吸引51名返鄉創業青年、農村致富青年加入協會,組織協會會員進行創業交流和調研,引導青年企業家與村集體達成合作。桃江縣沾溪鎮九螺坊村原來集體經濟每年收入6萬元左右,2022年在協會成員的幫助下,在村里成立了竹制品鄉村振興加工車間,預計每年村集體經濟可增收20萬元。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