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資訊頻道 > 關注 > 正文
中國經濟半年報釋放出了哪些信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到底怎么樣?
2022-07-18 08:51:3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天上午,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2年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和國民經濟運行情況。2.5%,這是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增速。該如何讀懂這個數字和這份半年報?中國經濟的走勢釋放出哪些信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到底怎么樣呢?

7月15日,2022年中國經濟半年報出爐。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626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5%。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4.8%,二季度同比增長0.4%。

2.5%,是在多重壓力下取得的增長。進入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復雜多變。3月以來,本土疫情涉及全國多數省份,特別是長三角地區疫情嚴重,對中國經濟復蘇造成較大沖擊。國際上,俄烏沖突推高全球能源、糧食等大宗商品價格,對物流、供應鏈等造成沖擊,也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挑戰。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 付凌暉:盡管二季度經濟的影響超過預期,但是要從動態來看,4月份經濟主要指標深度下跌,黨中央國務院及時發現了下行苗頭,召開全國穩定經濟大盤的電視電話會議,出臺6個方面33項政策舉措穩定經濟,應該說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

那么,面對重重考驗,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否發生了變化呢?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董煜:由于高效統籌了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及時采取了穩增長的一系列舉措,使得在防控疫情過程中,經濟增長主引擎沒有受到大的影響,而且一些新動力正在不斷成長當中。從上半年能夠克服一些突發困難和挑戰來看,更進一步充分驗證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充分說明中國經濟增長的基本面沒有受到改變。

進入6月,中國經濟復蘇的腳步越來越快,那些一度遭受疫情沖擊的地區也正在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在上海,豫園商城恢復營業,可以線上購買,線下提貨后,一些老字號店鋪的門口很快排起了長龍。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直接提振了國內需求。多地陸續發放消費券,進一步拉動了消費。大江南北,大街小巷的煙火氣又旺了起來。

6月29日起,上海開始有序放開餐飲堂食。同一天,工信部宣布取消通信行程卡“星號”標記。各地在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前提下,努力擴大消費,各大旅游平臺上,機票、酒店的搜索量暴漲,帶動暑期旅游市場持續升溫。

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改3月份以來的負增長狀況,由降轉升,同比增長3.1%。需求改善的同時,生產供給也在逐步回升。以工業為例,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月實現由負轉正,6月份持續好轉,同比增長達到3.9%。而隨著企業經營狀況的好轉,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在連續3個月收縮后也重新回到榮枯線以上,達到50.2%。

6月以來,工廠車間熱火朝天,復商復市穩步推進,前期受疫情沖擊比較大的長三角地區和東北地區經濟恢復的步伐正在加快。

6月中旬,上汽集團位于臨港的整車生產基地正式進入雙班制生產,生產效率已經恢復到今年年初的水平。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 付凌暉:長三角地區6月份恢復非常明顯,上海的工業增加值增速已經明顯回升,特別是上海的進出口增長恢復態勢很好,長三角地區對于整個經濟正常運轉的支撐作用會越來越明顯。上海在全國汽車產業鏈中占據比較重要的位置,隨著長三角地區經濟逐步恢復,6月份汽車行業的恢復態勢特別明顯,6月份汽車行業增加值超過10%。汽車逐步恢復正常,對整個經濟的支撐作用也會進一步發揮。

除了6月份的復蘇,從上半年的整體情況來看,中國經濟的走勢如何呢?以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消費和工業生產為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走勢有些相似,1、2月份在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推動下,兩項數據都增長穩健,超出預期,后來受疫情和外部環境影響有所下降,4月到達谷底,5月開始止跌回升,形成一個小V字。那么,該如何看待上半年主要經濟數據的整體表現呢?

6月25日,福廈高鐵的重要站點——新廈門北站——的站房主體結構實現全面封頂。7月1日,我國“西電東送”重點工程——白鶴灘電站外送江蘇特高壓直流工程,竣工投產,首批來自白鶴灘的綠色電能抵達江蘇。

今年以來,投資對于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更加凸顯,從中央到地方,重大工程不斷落地,“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建設正加快推進。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1%。在世界貿易增長動能減弱的背景下,我國外貿進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展現出較強的韌性。上半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9.4%,其中出口增長13.2%。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 付凌暉:5月份主要指標降幅收窄,部分指標是轉正的,特別像工業,5月份就已經轉正了。6月份效果進一步顯現,多數指標都實現了正增長。從這些因素來看,后期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成果繼續顯現,國內穩經濟大盤的政策效應逐步發揮,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已經確立。

上半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7%。在全球通脹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我國物價能夠保持總體穩定,來之不易。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董煜:這與中央有針對性地采取穩物價的一系列舉措密不可分,比如在國際糧價的變化和不利天氣影響下,中國在穩定糧食生產方面投入了不懈努力。中央有針對性地推進了像煤炭等重要能源的保供工作,與此同時還高度關注與民生密切相關的穩定保供穩價工作,群眾對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并沒有出現很大擔憂,這些回過頭來也會對物價本身的穩定,提供比較好的心理支撐作用。

經濟企穩回升的同時,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也在不斷提高。盡管受到疫情沖擊,高技術制造業仍然表現出較強的韌性。今年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6.2個百分點,產業轉型升級態勢沒有改變。

制造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8.8%,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優化。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產量分別增長111.2%和31.8%,綠色轉型持續推進。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董煜:如果從產業來看,非常明顯的一個特征就是產業的技術含量還在穩步提高,高技術產業增長成為產業增長中的一個亮點,相關投資也成為亮點。與此同時,裝備制造業在拉動增長中的動能作用在不斷提升。有一些特定產業,比如汽車產業,無論是恢復增長的狀況,還是出口快速增長的狀況,都驗證了中國在這個領域的競爭能力在不斷提升。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 付凌暉:從協調發展來看,中西部地區無論是經濟增長、工業生產、投資都快于東部的增長,有利于縮小地區差距。同時從城鄉來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比上年繼續縮小。從民生角度來看,國內民生投入在持續加大,特別是社會領域,像衛生、教育領域的投資都保持了較快增長,面對疫情沖擊,對于低收入群體轉移支付、補貼在持續增加,這都有利于保障民生穩定。

以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有力推動制造業提質升級。截至今年6月底,工業互聯網應用已覆蓋45個國民經濟大類。中國經濟的前景好不好,外資是一個重要的風向標。今年前5個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64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3%。無論是增資還是全新布局,都是外商用實際行動為中國經濟投下的信任票,透露出他們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的堅定信心。

面對重重困難,我國經濟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企穩回升,展現出強大韌性和巨大潛力,這充分說明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沒有改變,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這是我們應有的信心和底氣。當然,在堅定信心的同時,也要充分認識到存在的困難和挑戰。

關鍵詞: 復蘇的腳步越來越快 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否發生了變化 中國經濟半年報釋放出了哪些信息 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到底怎么樣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国产又粗又猛又黄视频,97超碰亚洲中文字幕校园,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国产阿v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视频一 | 亚洲国产精品字幕 | 亚洲欧美成aw人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播 | 午夜久久第一场电影 | 亚洲日韩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