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熱點 > 正文
打造易地搬遷就業幫扶新模式 “小梁送工”巧解難題|每日短訊
2022-12-15 08:40:12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王艷群

隆安震東集中安置區是廣西建于縣城搬遷規模最大、安置人口最多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近年來,當地創新建立“社區送單、企業派單、居民接單”的“小梁送工”就業服務幫扶模式,在助力搬遷群眾靈活就業、持續增收上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震東經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該模式今年入選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典型案例,獲第二屆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業務競賽全國總決賽成果類一等獎,被中央電視臺、新華社等主流媒體宣傳報道100多次,獲得國家有關部門的肯定推廣。

暢通渠道 點對點“送單”上門

“小梁送工”,因梁佳而得名。他是隆安震東社區黨委副書記、居委會副主任、就業服務工作站站長。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在企業用工緊缺、搬遷群眾就業困難的雙重背景下,震東集中安置區就業服務站應運而生。與此同時,當地政府也組建了震東社區就業幫扶工作隊,由縣人社局專職干部、震東社區兩委干部、鄉村振興工作隊員、網格員等成員組成。

工作中,以梁佳等為代表的就業幫扶工作隊員,每天把收集到的園區企業、農業基地用工信息,通過社區宣傳欄、業主微信群、就業服務專用群、就業服務專門App等渠道第一時間發布,實施“送單”服務,安置區居民可在線上或線下“接單”報名。就業幫扶工作隊員對每天報名情況進行匯總后,與用工單位及時對接反饋,根據當天報名情況租定車輛,“點對點”將務工人員接送至企業、基地工作,對接服務由“階段化”逐漸轉為“常態化”,解決了社區內大量用工問題。

2020年以來,就業服務站累計推薦零活就業崗位3萬多個,發布企業、農業基地用工信息4萬多條。目前,“小梁送工”仍在延續,每天“點對點”送工基本保持在100—150人左右,務工薪酬當日結算或按月計算。

多方聯動 打破就業供需瓶頸

每年春節前后都會出現企業招工難和農業基地季節性用工荒等問題,而安置區內大齡無技能的搬遷戶勞動力,也時常存在就業無門的情況。

據統計,目前隆安全縣共有500畝以上大型農業基地300多個、連片種植100畝以上水果基地485個。針對這些基地臨時性、季節性用工需求數量大的特點,震東社區就業幫扶工作隊通過行業部門信息聯動、溝通對接、上門調研核實企業用工需求等方式,收集臨時用工、長期用工情況,為群眾組織提供更多的零工崗位,著力化解用工難題。

在“小梁送工”就業服務品牌的帶動下,多部門積極聯動,引導幫扶工作隊與周邊工業園區企業公司溝通對接,了解用工需求,在企業和勞動力之間形成每日“點對點”企業派單社區送工常態化機制。

震東集中安置區還積極聯合用工企業、農業基地,經常性開展“訂單式”“項目制”技能培訓,提高搬遷群眾勞務技能,提高穩定就業率,既緩解了企業、產業基地季節性用工困難,又有效解決了大齡無技能搬遷戶勞動力就業無門的短板問題。截至今年11月底,震東社區已與50多家企業、農業基地簽訂用工合作協議,旺季時日用工量超1000人。

優化管理 促就業保增收

為深入拓展“小梁送工”服務,圍繞隆安“一園一城一基地”開發建設過程中的人力需求,震東社區專門設置了“小梁送工”零工市場,用于服務全縣農民工靈活就業。

震東集中安置區經常性開展各村勞動力座談會,加強村集體、村小組、村民群眾之間的聯系,組建多支積極參與的零工隊伍。利用居家手工計件類工作如串花、假發制作等,通過上門送件、上門收件等方式幫助殘疾人、老年人就業增收。同時積極引導安置區臨時工隊伍按不同年齡、不同務工技能和家庭情況等優化整合,成為不同類別的用工小組,向專業化團隊發展。

截至今年11月底,隆安縣已先后成立了建筑零工組、火龍果基地組、柑果基地組、水果包裝組、水果加工組等8個“專業型務工團隊”。“小梁送工”累計組織送工858批次6.86萬人次,幫助務工群眾實現日收入100—300元。零工市場以“小梁送工”為載體,已成為全縣零工人員集散地、企業靈活用工輸送地,并著力打造成立足隆安,面向全市、全區乃至全國的專業化送工服務站點。

關鍵詞: 就業服務 工作隊員 零工市場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国产又粗又猛又黄视频,97超碰亚洲中文字幕校园,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国产阿v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天天综合网久久 | 亚洲第一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天婷婷亚洲熟女一区 | 性高爱潮视频免费一区 | 日韩女同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