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 題:三大數據展現南水北調工程效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8月25日,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通過水利部主持的設計單元工程完工驗收。至此,南水北調東、中線155個設計單元工程全部通過水利部完工驗收。
據統計,如今南水北調工程累計調水超過560億立方米、受益人口超過1.5億人,充分展現了這一工程的效益。
這是湖北省丹江口市丹江口水庫景色(2021年5月20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南水北調工程重大節點:155個設計單元工程全部通過完工驗收
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穿越黃河工程)通過驗收,意味著南水北調東、中線155個設計單元工程全部通過完工驗收,也標志著工程全線轉入正式運行階段。
南水北調東線從揚州市江都水利樞紐起始,長江水北上流入山東;中線從丹江口水庫陶岔渠首閘引水入渠,南水千里奔流,潤澤豫冀津京。在通過水利部完工驗收的155個設計單元工程中,南水北調東線為68個、中線為87個。
此次通過驗收的穿黃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的控制性工程,也是我國首次運用大直徑盾構施工穿越大江大河的工程。2005年穿黃工程開工后,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工程建成通水以來,運行安全平穩。
水利部相關負責人表示,155個設計單元工程全部通過完工驗收,是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建成通水以來的一個重大節點,為推進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竣工驗收及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下一步,水利部將加快推進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竣工驗收各項準備工作,不斷提升工程綜合效益。
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以北的于家莊村附近,南水北調中線干渠與高鐵、公路交織(2021年5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調水超過560億立方米:改變了北方一些地區供水格局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分別于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實現通水。據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統計,截至8月25日8時,南水北調東、中線累計調水563.24億立方米??鄢龘p失,南水北調東、中線累計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山東供水544.24億立方米。
專家認為,南水北調工程全面通水以來,改變了北方一些地區的供水格局,同時推動復蘇受水區河湖生態環境和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產生了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就南水北調中線而言,丹江口水庫和中線供水水質為地表水水質Ⅱ類標準及以上。河南省多地以南水取代了飲用黃河水,河北省滄州、衡水、邯鄲等地500多萬群眾因南水告別長期飲用高氟水、苦咸水。
受益人口超1.5億人: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提升
記者從南水北調集團公司了解到,截至2021年12月底,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受益城市42個。其中,中線受益城市24個,東線受益城市18個。
就南水北調中線而言,南水已成為沿線一些大中城市供水新的生命線。其中,北京城區供水七成以上為南水;天津主城區供水幾乎全部為南水;河南、河北的供水安全保障水平也因南水得到了提升。
南水北調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南水北調東、中線總受益人口接近1.53億人。與2020年相比,受益人口增加了約1000萬人。
這位負責人說,受益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21年河北省開展農村飲用水水源置換工程,增加了南水受益人口781.55萬人;北京市新增使用南水的受水水廠,增加了受益人口100萬人;天津市增加受益人口100萬人。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頭條
- 開展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 北京中關村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的科技園區
- 新科技與新產品層出不窮 重慶工業互聯網提升制造業含“新”量和含“綠”量
- 已連續八年穩居世界第二位 中國服務貿易長期向好的發展勢頭沒有改變
- 已正式納入我國能源戰略體系 我國氫能產業發展正在進入新的歷史時期
- 有望迎來千億市場 保險公司該如何深入參與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保險市場?
- 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 2022智博會聚焦“智慧城市”以線上方式舉行
- 屬醫療范疇且具有一定的風險和不確定因素 消費者還需謹慎選擇
- 創新模式不斷涌現 服務要素對制造業發展的貢獻持續提升
- 中國新能源裝機規模和發電量世界第一 牽頭制定標準體系有助于全球能源轉型
- 推廣實施郵輪船票管理制度 五部門推動打造一批國際一流的郵輪旅游特色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