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汽車市場新能源大行其道,為數不多還在堅持純燃油賽道的企業值得尊敬,畢竟給消費多一些選擇,總是好的。本期試駕為大家帶來的是來自一汽的2023款奔騰T77。
做最主流的選擇總沒有錯
和其他車型一樣,2023款的奔騰T77,我們還是先從設計造型說起。個人感覺2016年是中國汽車工業的一個坐標,2016年之后的所有自主品牌產品,在設計造型上都發生了質的變化。通俗地講,就是徹底追上了國際汽車工業的潮流。
【資料圖】
而這次試駕奔騰T77,就是標準的自主品牌設計思路——做最主流的選擇,市場經驗告訴我們,這樣的選擇總沒錯。
先說外觀,改款后的奔騰T77,講究個“光影哲學”。我們繞開官方話術,直白地講,就是很有質感。從整體氛圍,到細節,感覺上和印象中的高端乘用車很像。沒有直白夸張的設計造型來抓眼球,這樣的處理很好。
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前大燈和車頂。其中前大燈配合整個車身的鉆石切割效果橫向格柵與保險杠的橫向融合,上格柵的分割式設計使得大燈和全新“LOGO”結合的效果更加自然、統一。而車頂則采用了懸浮式配適度溜背,不會讓大眾審美覺得尷尬。
在車身的內部,質感也很明顯,不過可能過于明顯,反而顯得喧賓奪主。問過身邊很多人,都說這款T77外觀好看,內飾尚可。不管怎么說,我們都能看到設計師的用心,從整體布局能夠看到大眾、奧迪等德系的影子。科技配置方面儀表+中控的電容液晶連屏,也看著舒服。
最重要的是用起來十分舒服。
明顯地感覺到人性化的努力
說到好用,就要從兩方面說起,一是駕駛操控;二是乘坐感受。
先說駕控,說駕控就離不開三大件。在最核心的發動機方面,一汽早已經做到了自給自足。這款奔騰T77搭載的是一汽自研的第三代“1.5T智擎動力”,獲2020年“中國心”十佳發動機的稱號。在起步初段,明顯地感受到反應迅速,這也是自主品牌的標準駕駛感受,起步夠快。另外在機噪方面,相比路噪要大一些,這里插一句,T77在10萬出頭的車型中,NVH的調教算是不錯的,這一點后面乘坐感受會講到,而能感覺到機噪大,很有可能是工程師可以為之,畢竟很多燃油車愛好者,就是喜歡那種咆哮的感覺。
配合的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說實話,試駕之初還有點擔心能不能徹底釋放這套最大功率124kW,峰值扭矩258N.m的動力,上路后發現自己的擔心是多余的。這套動力+傳動系統的思路是以平順為主,兼顧節油,也就是照顧到了大多數國內車主的要求——舒適和省油。
底盤方面應該是最多被質疑的,畢竟板懸是網絡原罪。但你如果試過后就會發現,其實后排并沒有想象中顛簸。再加上奔騰T77全系配備運動座椅、A柱后移,C柱前傾的設計,讓共建感和舒適感方面,后排的乘客都不會有太多的異議。
整體來說,讓駕駛員有第一腳油的印象,照顧到后排乘客的出行體驗,用車成本和造車成本做到了最佳配適。只能說,我們可以看到T77的工程師在人性化角度出發,的確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多個選擇總是好的
在最基礎的靜態體驗、動態感受之外。最讓我驚喜的是奔騰T77在科技感上的進步。眾所周知,對比純電新能源,燃油車在科技配適上有天然的劣勢。但是能在有限的空間里面,盡可能地滿足消費者的出行智能體驗,就已經很值得尊重了。
T77這款車在智能科技方面,主要在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兩方面下功夫。首先看得見的方面,雙12寸一體化雙聯屏,高清液晶儀表+高清娛樂系統顯示屏,亮度對比度均為業內一流水準,色彩鮮艷,視覺效果細膩。而且支持雙屏互動,語音歡迎“你好,Youmi”也反應靈敏。將娛樂系統中常用的媒體、電話、導航等功能以概要形式顯示在液晶儀表的特定區域,減少視覺偏移,增加行車安全性。
在看不見的地方,奔騰T77配備了BOSCH ESP 9.3版本穩定系統,基本滿足了市面是前車跟隨、道路保持、智能防抱死、動態監控等等各種功能。在主動安全預警方面,同級別中算是少有了。
整個試駕過程不長不短,雖然和一些市面上噱頭十足的新勢力相比,奔騰T77整體表現不能算十分出彩,但是考慮到售價,和中國遼闊的地域,并非所有家庭都適合新能源車。多一個市場選擇,對于普通汽車消費者而言,終究是好事。
-END-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