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圖為羽葉點地梅。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供圖
中新網西寧5月22日電 (記者 李江寧)“《青海野生植物(2022版)》出版發行是對青海省近年來野生植物研究成果的系統梳理總結,是研究青海植物的重要參考書,對于學術研究、政策制定、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編目和保護、科學普及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意義。”22日,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陳世龍表示。
當日,青海省林草局聯合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正式對外發布《青海植物名錄(2022版)》。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李江寧 攝
生物物種名錄是認識生物多樣性的基礎數據。生物多樣性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中不可替代的物質基礎。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助于維護地球家園,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
青海省位于我國西部腹地,青藏高原的東北部,素有“中華水塔”的美譽,長江、黃河、瀾滄江、黑河等均發源于該省,也被稱為“三江之源”“江河源頭”。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地質地貌的形成與演化歷史與整個青藏高原一脈相承。同時,青海省還是我國青藏高原高寒植物區系、黃土高原溫性(草原)植物區系和亞洲東部荒漠植物區系在我國的交匯過渡地帶。
圖為黑果枸杞。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供圖
陳世龍介紹,青海省植被分為溫性植被和高寒植被兩大類型。溫性植被主要包括溫性常綠針葉林、落葉闊葉林、溫性灌叢、溫性草原和溫性荒漠等。高寒植被主要包括高寒灌叢、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高山墊狀植被和高山流石坡稀疏植被等。
記者了解到,《青海植物名錄(2022版)》依據多年的野外調查數據、圖片和相關文獻資料,對青海省野生植物進行系統整理和描述。全書共收錄青海省分布的野生植物109科600屬2867種(含亞種、變種),其中,蕨類植物12科20屬55種;裸子植物3科6屬36種;被子植物94科574屬2776種。與1997年出版的《青海植物名錄》相比,2022版總計修改或修訂1500余處,其中新增18科79屬449種,修訂14科43屬404種,歸并20科73屬414種,栽培或逸生物種255種。(完)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