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資訊頻道 > 圖片新聞 > 正文
俄媒:一連串巧合讓俄印“展開登月競賽”
2023-08-18 09:13:19 來源:荊楚網


(相關資料圖)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俄羅斯《獨立報》16日稱,在因為遭遇一連串技術故障、資金短缺和進度延誤之后,俄羅斯與印度的月球探測器純屬巧合地“展開了一場登月競賽”。8月16日,俄羅斯和印度的月球探測器都進入了環月軌道,并將于20日之后先后登月。由于俄印探月任務的相似性和預期著陸地點都選擇在月球南極,讓外界對兩國月球探測器的能力展開比較。

據俄衛星通訊社16日報道,8月11日,俄“月球-25”號從遠東的東方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于16日進入近月軌道,并將最早于21日在位于月球南極區域的首選著陸區博古斯拉夫斯基環形山附近著陸。而印度“月船-3”號于7月14日發射升空,8月16日完成環月軌道降軌,著陸器與推進艙的分離計劃于17日進行,將于23日在月球近南極區域實施軟著陸。這兩個航天器都將在月球的南極著陸。誰首先做到這一點,將被載入史冊,因為到目前為止,人類探測器還從來沒有在該地區實現著陸。從發射到著陸月球,“月船-3”號耗時40天,而“月球-25”號僅耗時10天。報道稱,兩者登月速度的差異主要源于火箭運力、探測器大小、軌道設計等因素。

《獨立報》稱,印度“月船-3”號探測器在結構上更為復雜,包括推進艙、著陸器和月球車。而俄羅斯“月球-25”號看起來要簡單得多,只有一個登陸器。但俄羅斯“月球-25”號重量約為1.8噸,可攜帶31公斤科學設備,包括用于采集月球土壤的機械臂“月球操縱器綜合體”,分析月壤成分的中子和伽馬射線頻譜儀、激光質譜儀和紅外光譜儀,研究月球塵埃的微顆粒測量儀以及研究月球外逸層的離子和中性粒子分析儀等。“月球-25”號使用核電池進行供電,設計工作壽命高達1個地球年。

相比之下,“月船-3”號雖然重達3.9噸,但推進艙就超過2噸,著陸器重1.5噸,月球車重26公斤。由于印度火箭的推力有限,“月船-3”號采用耗費時間更長的多次變軌修正方式前往月球。目前“月船-3”號也已經進入環月軌道,并于17日完成著陸器與推進艙的分離。如果著陸器在月面降落順利,它將釋放月球車,在月表工作14個地球日。

俄媒不無感嘆地回顧稱,俄印原先在太空領域有著悠久的合作歷史。印度曾在蘇聯的支持下踏上太空之路。1975年春天,第一顆印度衛星就是使用蘇聯的“宇宙-3M”火箭,從蘇聯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1984年,在蘇聯“聯盟T-11”號飛船上,印度飛行員拉凱什·夏爾馬成為印度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但蘇聯解體后,兩國的太空合作尤其是月球探測方面出現分歧。印度對俄航天任務和發射時間一直推遲感到不滿。而俄方則對印度堅持要用本國火箭發射探測器感到不滿,因為這意味著額外的成本,以及要在印度進行測試。2015年,印度決定停止與俄羅斯在月球探測器方面的合作。

報道稱,盡管“月船-3”號和“月球-25”號面臨登月競賽,但月球的開發還沒有開始,目前還只是研究月球的過程。從技術上看,俄羅斯早已經實現登月以及月球表面采樣返回,并計劃在2035年前在月球上建立基地,而目前印度只掌握航天飛行,更希望通過“月船-3”號掌握登月技術及科學信息。那么兩國有合作探月的可能嗎?俄“金融管理”公司首席專家德米特里·巴拉諾夫稱,俄羅斯和印度的科學計劃不同,這使得兩國項目“對接”變得困難,甚至不可能。在同一個月球著陸器上安裝不同的儀器,難度很大。另外,俄羅斯和印度在研究成果及其使用、數據傳輸等問題上也可能存在分歧,這將使兩國的聯合計劃更加困難。同時,不排除聯合項目沒有實施,是因為每個國家都打算對自己的技術保密(例如“月球-25”號上安裝了核動力)。如果兩國有聯合探月計劃,俄將不得不披露這項技術的秘密。

關鍵詞: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国产又粗又猛又黄视频,97超碰亚洲中文字幕校园,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国产阿v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五月天激情视频在线 |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第二页 |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一区 | 亚洲日韩一级在线毛 |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能播放 | 亚洲资源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