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又有券商因資管業務,被監管開出警示函!
近期,華福證券公告稱,其收到福建證監局出具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因資管業務存在兩項問題,華福證券被福建證監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對此,華福證券表示,對該行政監管措施高度重視,已積極對行政監管措施提及的問題進行整改,嚴格落實監管要求。
近期,各地證監局嚴查券商資管業務開展中存在的問題,上月即有長城國瑞證券、國都證券、首創證券(行情601136,診股)等券商因私募資管業務遭遇責令改正、警示函等行政監管措施。
來看詳情——
遞延支付執行不到位
個別資管產品主動管理不足
首先來看,福建證監局列出的華福證券資管業務存在的問題。經查,華福證券資產管理業務存在相關人員收入遞延支付執行不到位,個別資產管理產品未切實履行主動管理責任等問題。
福建證監局指出,華福證券的上述問題違反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計劃運作管理規定》、《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中的相關規定。
基于此,福建證監局決定對華福證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措施。證監局要求,華福證券應在收到決定書之日起30日內,向其提交書面整改報告。
根據監管要求,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應當堅持公平對待投資者、長期業績導向和適當激勵原則,合理設定業績報酬的提取頻率、比例,以及包括業績報酬在內的管理費的收取比例上限,確保業績報酬提取與資產管理計劃的存續期限、收益分配和投資運作特征相匹配。
與此同時,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應當切實履行主動管理職責,不得為其他機構、個人或者資產管理產品提供規避投資范圍、杠桿約束等監管要求的通道服務等。
22年資管業務逆市增長
籌劃股改、引戰投
對于此次突遭監管罰單,華福證券表示,對該行政監管措施高度重視,已積極對行政監管措施提及的問題進行整改,嚴格落實監管要求。
此外,華福證券稱,其將持續完善內部控制,嚴格遵守職業規范和監管規則。目前公司各項業務開展正常、經營情況穩健、流動性良好。
華福證券資管業務遭遇監管警示函并非首次。2021年12月,華福證券因在開展資產管理業務過程中存在未嚴格遵守審慎經營規則,部分資產管理產品運作不符合規定、未按合同約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履行管理人職責不到位等問題,收到福建證監局下發的警示函。
公開信息顯示,華福證券前身為福建省華福證券公司,成立于1988年8月,是全國首批成立的證券公司之一,目前注冊資本33億元。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華福證券在全國設有49家分公司、178家證券營業部,擁有興銀成長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興銀投資有限公司和華福國際(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3家全資子公司,控股興銀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業績方面,華福證券2022年度實現營業收入34.76億元,同比下降32.32%;實現凈利潤11.24億元,同比下降47.25%。其中,華福證券資管業務在2022年實現逆勢增長,當期實現資管業務手續費凈收入5.09億元,同比增長44.2%。
在2022年年報中,華福證券表示,其資產管理業務標準化主動管理業務規模快速增長、結構持續優化,管理資產規模583億元,其中主動管理業務規模占比79%、收入占比96%。2022年公司資管業務管理人員226人,占總人數的4.27%,是除經紀業務條線外人數最多的業務部門。
今年年初,華福證券原董事長黃金琳退休,新任黨委書記蘇軍良接棒,在3月被選舉為新任董事長。在到任華福證券前,蘇軍良在興業證券(行情601377,診股)曾有長達30年的工作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有媒體報道稱,華福證券開始籌備股份改造和戰略投資者引入事項,擬引入的戰略投資者合計持股比例不超過20%,為后續上市做準備。認購方式及增資價格將根據《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通過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的方式進行。
資管業務遭監管嚴查
后資管新規時代,各家券商紛紛排隊設立資管子公司、申請公募牌照。醞釀公募化運作之外,券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壓降也已趨于穩定。
據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4月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產品存量規模合計13.77萬億元(不含社保基金、企業年金),較上月底增長2109.24億元,增長1.56%。其中,證券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的管理規模為5.93萬億元,占比約43%;較上月底增長723.74億元,環比有所回升。
與此同時,監管對券商私募資管業務的嚴查也在進行中。
5月30日,因在開展私募資產管理和資產證券化業務過程中存在多方問題,廈門證監局對長城國瑞證券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同時,長城國瑞證券主管資管業務的高管、資管業務部門負責人也被廈門證監局出具警示函,并記入誠信檔案。
5月25日,首創證券被北京證監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其中提到,首創證券存在在開展私募資產管理業務中存在資產管理產品運作不規范、風險評估不到位、識別產品實際投資者審慎不足等情況。
5月8日,國都證券披露其收到北京證監局警示函的公告,同樣事涉資管業務。北京證監局指出,國都證券的私募資產管理業務存在三項問題:一是個別產品未設置明確終止日期,存續期為無固定期限;二是交易管理制度執行不規范,部分投資決策流程執行不到位;三是壓力測試間隔規定不符合要求,流動性風險應急預案更新不及時。
有券商資管資深人士指出,今年年初監管發布了修訂后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提出將對私募管理機構規模、結構、子公司設立等實施差異化監管,也為后續券商私募資管業務打開思路和空間。但差異化監管即意味著,對各家券商乃至資管業務的公司治理、內控合規、專業能力等方面將提出更高要求,中小券商如在上述方面沒能及時跟進,業務發展空間將被進一步擠占。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