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雞舍內的溫度、濕度、通風、二氧化碳等指標都要達到標準。”5月22日上午,四海三聯公司派出的技術人員耐心地叮囑業主孫芝英。看著2000多只小雞歡快地伸展翅膀,啄水吃料,孫芝英臉上露出了笑容。
孫芝英是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清水鎮樹豐村“以工代賑”項目的承包者。今年1月,在與樹豐村村委會簽訂了承包養雞大棚的協議后,她正式成為四海三聯公司的代養者。“原來養殖土雞都是小打小鬧,這次是我第一次大規摸養殖土雞,因為有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在技術這塊我是完全不擔心的。”孫芝英直言。
據悉,樹豐村是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之一,特色產業基礎薄弱,村集體經濟增收乏力。昭化區鄉村振興局會同鎮村干部多次實地調研,認為山高林茂的自然資源優勢適合養殖劍門土雞,周邊種植的稻谷、玉米等作物也能為土雞養殖提供生態飼料。經與村集體協商并進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論證,2022年便投入銜接資金90萬元,引導村民自籌、社會捐贈等多方投入社會資本120萬元,采取“以工代賑”方式建成1200平米標準化育雛雞棚5個,為當地產業發展配套打下堅實基礎。
針對樹豐村土雞養殖發展經驗不足、缺乏專業管理人才等問題,昭化區鄉村振興局又主動對接本地家禽養殖龍頭企業四海三聯公司,采取“龍頭企業+村集體+業主+農戶”的模式,由企業提供本土優質雞雛種源,派專業技術人員對土雞飼養、疫病防治等提供全程技術指導,并進行土雞包銷回購,村集體負責出租雞棚場地和溝通協調相關問題,業主進行土雞集中養殖和管理。
“自‘以工代賑’項目實施以來,我們通過修建雛雞大棚,招引業主并出租,每個大棚定期每年收取租金,徹底解決了村集體‘沒錢辦事’的困境。”樹豐村村集體經濟負責人趙東平介紹,“接下來,養殖大棚全部建好后,全部都會租出去,這樣一來,村集體經濟每年每個大棚都可實現經營收入3萬元,僅5個大棚一年就可以實現15萬元的收入。”
發展不到一年的時間,樹豐村在企業的帶動下,村集體不僅有了主導產業,同時也帶動周邊135戶農戶參與到土雞養殖產業中來,實現人均增收600余元。
“下一步,我們打算逐步擴大土雞養殖規模,把土雞產業做優做強,帶動周邊更多村民養殖土雞,同時也創造更多務工崗位,讓更多的老百姓能夠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樹豐村黨支部書記張楚說。
清水鎮樹豐村雛雞養殖項目只是昭化區鄉村振興發展中的小小一幕。近年來,昭化區錨定本土產業發展,針對15個重點幫扶村產業發展難點,以“以工代賑促就業+多元主體共管理”的方式,成功引入多個種養項目,充分增強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激發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累計投入銜接資金2.89億元,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2500余萬元,帶動全區群眾發展產業2.8萬人。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深入基層調研,強化對接本土和外地企業,發現更多金點子、挖掘更多金項目,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釋放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動能,切實以產業發展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昭化區鄉村振興局總會計師侯瑜表示。(記者 戚原 通訊員 楊黎明)
?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頭條
- 為科學插上跨越山水的翅膀——我國流動科普項目服務公眾超5億人次聚焦 全球觀速訊
- @鄉親們:下個月,國家醫療隊要來家門口了!
- 領獎展示五星紅旗,他說:我怕臺灣人忘記回家的路_天天快訊
- 依山傍水中 邂逅現實版《大魚海棠》 環球微動態
- 全球通訊!專網開通、經費“過河”、團隊攜手——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合作向縱深推進
- 熱文:總臺海峽時評丨涉臺提案再被拒,挑戰一個中國原則必然失敗!
- 【萬人說新疆】新疆小伙用原生態音樂為家鄉代言-全球新動態
- 美聯儲:高通脹侵蝕美國家庭財務安全感 越來越多民眾入不敷出-全球熱推薦
- 世界要聞:聯合國前官員刊文:美國“沉迷于戰爭”導致債務危機
- 視評線丨造謠一張嘴,翻臉如翻書!美國就是這樣搞外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