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欄目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科教頻道(CCTV-10)創辦的首檔美食文化探索類的全媒體節目。圍繞“與文化學者同行、品鑒美食文化、留住鄉愁記憶”的定位,運用“美食+”的全媒體思維,薈萃美食精華,傳播美食文化。
此次《味道》欄目聚焦浙江嘉興,“味道調查團”來到浙江嘉興的有“美食名鎮”之稱的新塍古鎮,在這里“味道調查團”挖掘到了傳承了百年的味德豐古法醬鵝。
這家“味德豐”來頭不小,在清朝康熙年間,一代文宗朱彝尊應邀赴新塍作客,得知當地一家有名的醬鴨店,前往品嘗,不禁驚嘆:“知味!知味!”朱大文豪當場作詩一首,店主把“知味”與詩作中的“德豐”相結合,名曰“味德豐”。但是,由于種種歷史原因,味德豐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三百年之后,沉睡了許久的味德豐古法醬鵝秘方,被朱阿芬傳給了自己的女婿顧曉峰。他繼承了這個嘉興老字號后,不但在燒制醬鵝工序工藝上精益求精,同時請教浙菜大師,結合古法配方、技藝,在歷史傳承的基礎上進行了總結與改進,形成了品牌所獨有的操作技藝、技法、色澤、口味沿承了秘方的內涵,又強調突出了現代人味蕾的感受,展示了百年配方經改良后的獨特魅力。
如今味德豐的傳人顧曉峰不僅傳承了味德豐獨特的古法五道燒制技藝,還將味德豐的分店開遍了長江三角洲,專賣各種鹵味、熟食。
那么,他是有哪些制作醬鵝的秘訣呢?選鵝有多講究?家喻戶曉的醬鵝是有怎樣的驚喜味道呢?
在《味道》欄目《我的家鄉菜·嘉興篇》中,主持人品嘗的味德豐古法醬鵝入口嫩滑,甜咸香等和諧地在唇齒間交融,久久留香,看主持人吃的時候,臉上一副享受的模樣,就知道這不是普通的醬鵝。
味德豐選用的是安徽地區定點定養的三花大白鵝,那里有山有水,環境優美,很適合鵝的健康生長,直接買現宰的鵝,無法保證鵝的大小和品質,只有農戶統一養殖、統一屠宰,才能保證鵝的質量和新鮮。
而且醬鵝選用的是100-120天、體重4kg的三花鵝,在培育時每只都還要進行過數千米以上的小跑運動和長時間的游泳運動,這也就是比起普通鵝肉,味德豐的鵝肉,肉質更厚實、緊致,口感細膩的原因。
那么,味德豐古法醬鵝是會有怎樣獨特的制作工藝呢?
味德豐古法醬鵝的制作過程非常考究,需要經過多道工序和精心的調配。
其制作包括五道工藝,即洗、腌、醒、烹、熬。尤其是最后一步“熬”,可謂制作醬鵝的關鍵。燒制入味的醬鵝被一只只掛起,用勺將湯汁一遍又一遍地澆在醬鵝身上,重復300多次,直至醬汁逐漸收汁入味,而此時的醬鵝色澤深紅,可謂百味之精華于一身,形色香味俱全。
經過洗、腌、醒、烹、熬五道匠心工序制作而成的味德豐古法醬鵝,外皮柔軟清爽,肉質鮮嫩厚實,入口自帶醬油的微甜,咀嚼時在唇齒間留下芬芳腴美的醬香,每一口都是奢華的舌尖享受。
總之,味德豐古法醬鵝是有著獨特的嘉興風味,“古法”技藝還于2020年12月列入了第五批嘉興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它不僅是一種美食,還代表了嘉興的歷史和文化,看再多不如去一次,有機會就去浙江嘉興吃一次味德豐古法醬鵝吧!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