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相關資料圖)
10萬+轉發量、100萬+點擊量和閱讀量……在這個時代,對“量”的追求似乎滿足著人們的某些需求。
你對上述現象有怎樣的認識?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
要求:⑴自選角度,自擬題目;⑵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題目屬于現象類,討論核心現象是對量的追求,限定的討論范圍是對于量的追求滿足人們的某種需求。
針對題干內容設置以下問題:
(1)量代表什么?如何定性?
(2)人們對量的追求是在追求什么或者為何要追求?
(3)追求量人們想要滿足哪種需求?
(4)追求量的方式是否真的能夠滿足該種需求?為什么?
(5)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量”?
立意:針對以上提出的問題逐一分析。
(1)題干中給出了2個具體的量,此外還應該注意題干給出了省略號,意味著后面還有更多量的表現形式,因此題干后文所說的人們追求的量不僅包括“10萬+轉發量”“100萬+的點擊量和閱讀量”兩種,生活中更為廣闊的量都可以納入到討論范圍中。因此“量”可以定義為對事物數據化(量化)的評價標準,量的多少成為了我們評價事物優劣的一種外化標準。
(2)人們對量的追求可以理解為對于卓越與優秀的追求,無論媒體作品追求高點擊還是學生追求高分數,都是追求卓越催生出的積極心態。
(3)人們通過對量的追求以達到內心對于優秀的目標期待,進而以追求自我價值實現,因此追求量本質上是滿足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
(4)既然已經承認人了追求量是追求卓越的積極心態,但這并不意味著對量的追求就能夠滿足人們自我實現的需求。量確實具有參考的意義和價值,但量只是一種結果,僅僅是卓越與優秀的量化表現形式,是副產品,不應該成為初始目的,以追求量作為一切行為的出發點是需要警惕的,因為人類行為追求的不是僅僅是漂亮的數據,而應該是做事前設定的愿景,追求高轉發量和點擊量是為了出產更有價值的作品,而并非只為了博眼球,個人的學習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養學習中的意趣,而并未為了追求分數,國家發展是為了過強民富,國民更加幸福,而不是一味追求發展數字,一味地追求“量”,反而會在數據化的目標中失去本心,因此“量”本身并不能代表自我價值高低,追求量也不能真正滿足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真正實現方式是最初的目標與愿景得以達成。
(5)因此,對于“量”我們可以把它作為人生發展中某種參考系數,但并非單一化的評判標準,更不應該成為追逐的目標,因為它無法真正滿足人類的自我價值,而能夠真正滿足自我價值的是人類群體或個體的愿景,例如我們如何讓這個世界更美好,人類如何更加幸福地詩意地生活在當下的時代。
【佳作賞析】:在“量”的泡沫中緊握真實
在這萬物互聯共生的時代,動輒便有“10萬+轉發”、“100萬+點擊”的爆款文章現世。相較于只能輾轉于竹簡紙筆,艱難流傳的古時文章,在今天想使自我的想法與呼告得到千萬人共鳴顯得何其容易。然而我們在沉醉于眾人合唱之余,也應當以清醒的理智認識背后危險的雜音。
在諸多依靠網絡昭雪的案件中,數萬的轉發量是人們心底樸素正義感的呈現。是“使強者有所忌憚,使弱者呼告有門”的基石——但更多情況下,驚人的點擊與轉發也源于文章投放者對觀者心理的精準拿捏。如咪蒙、如一眾“毒雞湯”廚師所為:涉世未深的青年,尚未成熟便為扭曲的價值觀俘獲,一如紅細胞在氧氣與一氧化碳中選擇輕便的后者,在飄飄然中步向命局之終。
不難得見,如此的對“量”的追求極度危險。對于閱讀者而言,“數量”的龐大影響著對“質量”的判斷;對于投放者而言,數字帶來的虛榮也會妨害思考與沉淀,思想在雙方共同的惰懶中杳無音信。
對“量”的追求與其說是尋求更多靈魂的共鳴,不如說是在快速迭代的網絡環境之中,幫助人們粉飾自己頭腦衰竭,文筆枯萎的暗淡現實。如果每一位創作者都僅是汲汲于“轉發”“點擊”之多,那么在高尚頭腦面前本無定足之地的小人,便能夠輕易憑借此包裝或是把戲完成對前者的“戰勝”。而已經習慣于運輸與閱讀“一氧化碳”的“紅細胞”,也將于使雙耳生滿彩繭的歌舞升平之中忘卻偉大與崇高,忘卻源于心底,真誠地涓涓流淌的思想。
而在這時,宏大的數字便可以進一步滿足社會的需求,即營造出思考、參與、發聲的假象。浮沉于“大眾的聲音”的我們,在這片溺海中看見上萬轉發,就可以安然將這一事,這一文沉入遺忘的深淵,帶著“明天會更好”的美夢睡去,殊不知由每一次匆匆瀏覽,快速轉發砌成的城墻并不能抵御真實的風雪。即使是巨量的轉發,不過只能點明生活于社會的癥結,而想要從困惑的泥沼中抽身,需要每一個人切膚的體悟、思索與行動。
在《看不見的城市》中,卡爾維諾指出兩種對待地獄的辦法:一種是共同沉淪,另一種是“從地獄中尋找非地獄的人與物,使它們活下去,賦予他們空間。”我想,對待百萬關注、點擊的“爆款”也應如是:從中尋找、辨別可用之處,循照高尚、健康的指引前行;為難以吸引關注的真實思考留下空間;在“量”的泡沫之中,用力把握生命的真實。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