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資訊頻道 > 國內 > 正文
【楚天評】東湖評論:推進流域綜合治理,守護荊楚安瀾
2023-07-27 16:59:10 來源:荊楚網 ?(湖北日報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湖北省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工作,錨定綠色低碳發展目標,堅持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結合實際開展試點,探索小流域綜合治理常態長效機制。治荊楚必先治水,延伸小流域綜合治理的內涵和外延,以水為媒,協同共護,發揮山水地緣優勢,實現生態美、產業強、百姓富。

城市傍水而建,村落依水而居,水環境是機體運轉的生命線,承載著生產生活、蓄積雨洪等功能。據統計,湖北境內水庫有水庫6928座,作為千湖之省,承擔著“一江清水向東流、一庫清水往北送”的重要使命,既是區域發展的資源稟賦,也暗藏著水源治理的潛在隱患。步入轉型發展新時期,面對氣候形勢復雜,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產、城、人等要素矛盾,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的四化同步高度契合發展態勢,共抓長江大保護。

治水安城,縱橫共治,內引外聯,筑牢安全底線。當前,湖北作為全國首批省級水網先導區,高效構筑“荊楚安瀾”現代水網,扎實有序推進引江補漢、鄂北二期重大水利工程建設,謀劃三峽樞紐航運新通道等項目,實現聯合互補的供水格局,助力城市建設發展。面對階段性干旱、局部暴雨洪澇等氣象災害境況,完善各類預案方案,加強水旱災害防御體系建設,數字賦能智慧治理,增強水系風險防范能力。同時,深化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織密生態水網,重視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建設海綿城市,增強城市韌性,將洪湖水納入城市景觀,人水共存,詩意棲居,守護水域安全。

護水鑄魂,綠色筑底,共同締造,凝聚價值同構。綠色生態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荊州首創長江岸線管理員制度,一河一策,凝聚群眾力量共護生態防線;長江十年禁漁,“昔日捕魚者”成為“禁漁宣講員”,鳶飛魚躍、江豚逐浪的生態圖景徐徐展開;河湖長制破解“九龍治水”難題,對標創建示范典型,深培志愿組織匯集群眾力量,營造愛水護水的濃厚氛圍。隨著省域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攻堅提升行動的深入推進,生物多樣性得到恢復。據統計,2022年在長江干流和漢江干流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觀測評估試點中已累計發現魚類新種7種,昆蟲新種2種,各類湖北省新記錄物種近100種。在推動人居環境整治中,黨建引領以村規民約強化護河治水的宣傳引導,充分激發群眾的“主人翁”意識,齊抓共管保護水域樣態,讓守護一江碧水成為群眾共同的行動指南。

興水促產,統籌業態,助農增收,夯實產業根基。荊楚水文演繹積蓄綠色財富,增進民生福祉。宜昌加快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2022年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墩子河生態清潔小流域工程竣工,好生態帶來群眾幸福生活,良好水質滋養農產品,生態水景觀豐富旅游業態,成功轉變為經濟效益。經過沉淀的水文化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承載著本地風土人情,也是賡續發展的源泉。武漢江灘、荊州北閘等水利風景區入選水利部第一批《紅色基因水利風景區名錄》,弘揚特色水文化,塑造水文風景品牌,成為文旅融合新典范。統籌安全與發展,以流域綜合治理為抓手,聚焦農業、生態推進系統性綜合治理,立足地方特色,順應綠色消費需求,積極探索“水文化+”的創新發展之路,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歷史水文與文娛潮流有效銜接,輻射流域周邊農業、旅游業等產業發展,讓山水林田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綠色資源,助力產業振興。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推進流域綜合治理既是生態環境保護的有力舉措,也是助力鄉村振興的惠民工程。以水為媒,守住水環境安全、生態安全等底線,在治水、護水、興水中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圖景,為流域綜合治理提供“荊楚范式”。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劉宇晨(宜昌夷陵)

責編:丁楚風

關鍵詞: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国产又粗又猛又黄视频,97超碰亚洲中文字幕校园,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国产阿v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性色AⅤ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的中文字幕Av | 亚洲A∨日韩AV高清在线观看 | 人伊香蕉久久精品 | 日韩国产欧美一级天堂 | 亚洲资源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