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上午,暑熱正盛,在瀏陽沙市鎮河背村的市糧食生產“四高”試驗示范區,開闊的稻田里,稻葉輕輕搖擺,掀起層層碧浪。瀏陽市植保植檢站站長張再仁正赤腳踩在稻田中,俯身撥開稻叢,查看晚稻的蟲害情況,“你看這些飛起來的就是稻縱卷葉螟成蟲,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幼蟲期就把它們消滅。”
位于瀏陽沙市鎮河背村的長沙市糧食生產“四高”試驗示范區。
據他介紹,近日,我市一季中稻陸續進入孕穗抽穗期,晚稻進入分蘗盛期,均為生長關鍵時期,但連日來,隨著氣溫攀升和連續降雨,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害蟲發生形勢較為嚴峻,如何打好“蟲口奪糧”仗,高效防治是關鍵。
(資料圖)
張再仁查看蟲情燈配置情況。
記者環顧四周,只見一個個白色的“小燈籠”——害蟲性誘捕器整齊豎立在田間,而不遠處,植保無人機飛手鄧宏燦正將配比好的藥水倒入無人機水箱。伴隨著一陣急速的“嗡嗡”聲,植保無人機騰空而起,來回穿梭,螺旋槳卷起的氣流在稻田里劃出一道道波浪,灑下的藥水霧流均勻地灑向稻田。
種植戶鄧宏燦操控農用無人機。
無人機按照設定的程序路徑對農田噴灑藥物。
“無人機‘飛防’作業的效率是最高的,大概只需要兩天到兩天半的時間,就能對河背村2249畝‘四高’試驗示范田進行一次全覆蓋的病蟲害防治。”另一位無人機飛手暨喜鄧告訴記者,附近這一片是自家的農田,今年天氣好,市里也常來專家指導,所以水稻的長勢格外好,只要現在把病蟲害控制住,豐產指日可待。
“今天,我們組織了三臺植保無人機進行藥劑防治,實行病蟲害的統防統治,‘飛防’全部完成后,預計病蟲害防治效果能超過95%,有效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張再仁表示,相較于傳統人工撒播,“飛防”作業在作業精度、減少藥量及提高施藥精準性、藥液穿透力、防治效率等方面更具優勢,真正做到不留死角,能大大提高作業效率及防治質量,是落實農藥減量增效的重要技術手段。
據了解,近期,瀏陽市植保植檢站的工作人員正以每周三至四次的頻率深入田間地頭監測蟲害情況,并及時發布病蟲情報,第一時間把“好處方”推送給種糧戶,以穩糧護產保增收。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