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舞蟲燈。
紅網時刻懷化5月27日訊 (記者 楊伶霞 通訊員 唐霞)看開秧門、舞蟲燈、打鼓栽田,聽栽田號子,放稻花魚苗,體驗稻田拔河、稻田捉鴨……今天,2023湖南省雪峰山(懷化)農耕文化旅游節在擁有獨特瑤鄉文化的辰溪金水村開幕,豐富有趣的活動讓游客大呼“過癮”。
放稻花魚。
農耕文化是湖南省五大文化名片之一,懷化作為該文化體系中的一顆絢麗多彩的“南國明珠”,擁有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耕讀文化的辰溪耕讀文化、富有鮮明特色的七姓瑤茶山號子、湘西地區最早的稻作發源地高廟遺址、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高山梯田溆浦山背梯田、世界雜交水稻發源地安江等國家級和世界級農耕文化旅游資源。懷化市委市政府明確將打造湖南農耕文化名片作為全市旅游產業發展的首要工程,全力推進安江農耕文化旅游區、溆浦山背梯田等農耕文化旅游品牌開發。今天,懷化在全省率先策劃舉辦的農耕文化旅游主題活動充分彰顯了“一粒種子改變世界——中國·懷化”城市形象,助力湖南農耕文化名片打造,構建湖南世界級農耕文化品牌。而將活動的主會場設在與溆浦山背梯田位置相鄰、資源相近的辰溪金水村,也彰顯了懷化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做大做強農耕文化旅游的決心。
插秧。
與溆浦山背一樣,辰溪金水村也有大面積的梯田。境內豐富多彩的瑤族文化,經過多年的發展,雖然已經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七姓瑤文化,但又與溆浦花瑤文化一脈相承。茶山號子、雙嗩吶、吹木葉、瑤鄉山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千年、延續至今。
稻田拔河。
此外,辰溪稻田養魚作為農耕稻作文化的優秀遺產,早在1500多年前就有稻田養魚的記載,清代乾隆年間,辰溪所產的稻花魚更是成為朝廷貢品。近年來,辰溪縣委、縣政府把稻花魚產業作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重要抓手,在傳統稻田養殖的基礎上,積極探索“以魚促稻、穩糧增效、質量安全、生態環保”的稻田綜合種養新模式,在全縣發展稻花魚15.8萬畝,成功舉辦四屆稻花魚文化節,辰溪稻花魚取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年均綜合增收2億余元。在稻花魚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袁隆平院士與辰溪結下了不解之緣,不僅在產業發展規劃方面給予了精心指導,更親筆為辰溪題詞“中國稻花魚之鄉”,斯人已去,“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的精神基因卻已經深深融入辰溪人的血脈之中。
而羅峰山脈的巍峨壯美、仙人界省級森林公園的綠野仙蹤、長田灣半山溫泉的舒適宜人、沅江百里畫廊的碧水清波、千年辰陽古城的莊嚴肅穆,都讓人為之著迷。辰溪血鴨、辰溪酸蘿卜、燉缸牛肉、瑤鄉刨湯、瑤鄉豆腐等一大批獨具特色的鄉土美食又不斷挑動著人的味蕾,讓人懷戀。
如何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發展勝勢?該縣縣委書記謝建軍表示:“以節會為契機,進一步挖掘、傳承、弘揚農耕文化和七姓瑤文化,全力推動辰溪‘三色’文旅產業發展,為講好‘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的故事、擦亮‘懷景懷鄉懷味’名片、建設湖南世界級農耕文化旅游目的地貢獻辰溪力量?!?/p>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頭條
- 強勁正青春!在寧波舟山港聆聽中國經濟心跳聲|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浙江站
- 走讀中國 | 壽光之行,見證“一粒良種”到“一桌好菜”
- 行走江蘇濕地城市丨我們在濕地生活:候鳥印記
- 前沿熱點:行走江蘇濕地城市| 從“瀕危鹿”到“社會鹿”,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交出亮眼“生態答卷”!
- 拓寬應用領域,釋放發展動能數字技術,賦能千行百業(大數據觀察)
- 灌溉任務完成!山西省最大自流灌區40多萬畝農田進入播種期|環球觀速訊
- 環球視點!新華全媒+丨Vlog:中關村論壇提前探
- 了不起的趕路人|車輪滾滾見證中國巨變!老司機跑貨運25年見證“黔貨出山” 每日速讀
- 多家外國商會持續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_每日看點
- 財經深一度|促消費、擴就業、助企業——看服務業數字化發展如何影響你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