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北京3月4日電 (記者付毅飛 唐芳)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黨委書記馬杰3月3日透露,由航天科工二院自主研制的天鯤二號衛星進入最后的調試階段,計劃近期發射。此次飛行試驗將驗證微納衛星平臺總體等多項關鍵技術。
據悉,該衛星不僅繼承了天鯤一號衛星高功能密度的特點,還具有更低成本、更小型化的優點。
2017年3月,由航天科工二院研制的天鯤一號衛星成功發射,拓展了我國小型低軌通用衛星平臺型譜,目前該衛星已在軌運行5周年。截至2022年2月,“天鯤一號”已生成遙測數據約80GB、接收處理地面指令約58000條、完成約7300次星地測控,并將繼續超期服役。
在“天鯤一號”的成功經驗下,航天科工二院抓總研制的我國首顆低軌寬帶衛星互聯網試驗衛星于2018年12月發射入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掌握了互聯網衛星總體、星載Ka相控陣天線、相控陣用戶終端、透轉體制通信協議等透明轉發衛星互聯網有關技術,并先后開展了 “傳感器網絡天基回傳”“衛星互聯網+4G+短波自組網”多網融合、“衛星互聯網+5G+物聯網”海上融合組網試驗,以及“5G+高、低軌衛星互聯網”業務融合等示范應用。
馬杰表示,為滿足日益增長的星座建設需要,航天科工二院以滿足低軌衛星星座快速生產與快速部署需求為任務牽引,聚焦衛星設計和生產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在武漢衛星產業園建設了我國首條小衛星智能生產線,并于2021年5月完成首星下線并全面投入使用。目前該生產線已承擔7顆衛星的生產任務,以及科技部、工信部、國防科工局等預研項目20余項,同時聯合航天云網制定國際標準1項、國家標準11項,申報專利數十項,授權12項,軟件著作權28項。
(責編:喬業瓊、陳鍵)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