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前西河風光帶微風習習、屋后竹海公園詩情畫意……3月1日,走進郴州市蘇仙區許家洞鎮板屋村,映入眼簾的是一幢幢湘南風情的民居農院,小青瓦、灰屋脊、白瓦頭、三角檐、白粉墻......沐浴在初春的暖陽下,儼然一幅美麗鄉村畫卷。
“這些年的變化真是太大了,道路硬化了,每家每戶都配了垃圾桶,環境變得好了,人也住的舒暢,很開心”。久違的晴好天氣下,在板屋村的小廣場,板屋村村民歐建國正抱著孫子正與鄰居們嘮嗑,歐建國坦言道,在村里住了60多年,對于村里這些年的變化感觸頗為深刻。
在美麗鄉村與美麗庭院的建設推進下,近年來,郴州市蘇仙區許家洞鎮板屋村的村容村貌實現了蝶變躍升。村里一改以前到處可見的違雜房、垃圾的面貌,如今不僅道路干凈整潔,環境優美,還建起了千畝竹海公園,還有老人、小孩休閑的健身場所。
在小廣場,循著廣場舞的音樂聲,記者來到肖定娥家門口,她正跟隨著手機視頻跳著廣場舞,好不愜意。肖定娥對記者說道“我們家鄉現在一年比一年好了,在家里沒事時就和老人跳跳廣場舞,有事就做事,你看我們這里山清水秀,我們在家里很幸福,比住在城市里還好。”
美麗鄉村不僅僅只是扮靚了“面子”,更是夯實了“里子”。過去,郴州市蘇仙區許家洞鎮板屋村剩余勞動力問題非常突出,村民的人均收入不到一萬元,后經過擴大烤煙種植面積、引進華藝楠竹加工廠,壯大了烤煙、楠竹傳統產業,給當地群眾帶來了增收。“我從原來種植烤煙40畝到現在100畝,原來每年賺5萬元到現在15萬元,日子越來越好了。”村民艾五庭告訴記者,之所以能夠擴大烤煙種植面積,這都離不開政府的幫助和扶持。板屋村黨總支書記段書祥也介紹到,現在村民人均收入已經達到了21000元,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都大大提高。
“下一步,我們將結合鄉村振興的契機,以西河沿線鄉村振興示范帶為規劃,著力將板屋村打造成為“看得到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蘇仙區駐許家洞鎮板屋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鄧碧濤信心百倍地告訴記者。
關鍵詞: 美麗鄉村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