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管部門不斷創新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全面提升市場監管水平和服務效能。其中,為防止預付費企業“閉店跑路”,本市今年已對教育培訓、健美健身、美容美發等3個重點行業近6萬家企業開展監測;為保供穩價,對土豆、白菜等40余種重要民生商品的價格進行監測,根據不同情況開展合規指導和執法檢查活動。
對3個重點行業開展風險監測
近年來,預付費企業“閉店跑路”,導致消費者出現維權困難的問題屢有發生。為此,市市場監管局對社會關注的“閉店跑路”企業、近一年被投訴“關門”的預付卡消費企業以及注銷企業的特征數據進行分析。通過將“信用+風險預警”有機融合,篩選出10個風險指標構建風險監測模型,開展事前監測預警。
“今年,我們已經對教育培訓、健美健身、美容美發等3個重點行業近6萬家企業開展監測,并將監測出的3230家‘亮紅燈’企業推送給各區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市市場監管局消保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根據價格波動設三級預警區間
重要民生商品每日價格不僅能夠自動監測、在線展示,還能分區間預警。記者從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管部門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一系列新技術,監測重要民生商品價格漲跌,保供穩價。
“點擊業務應用中的價格監測模塊,就可以看到土豆、白菜等40余種重要民生商品每日的批發、農貿和商超的價格及環比增長情況。點擊右側的‘趨勢分析’,還可以選擇某一種商品查看近30日的價格趨勢圖和漲跌幅數值情況。”在一場價格在線監測功能培訓會上,市市場監管局科技處和價格監督處有關負責人向各區局代表詳細介紹價格在線監測系統的新功能。
今年,市市場監管部門通過與市商務局、市發改委等有關部門數據共享對接,實現對重要民生商品每日價格情況的自動監測和在線展示。同時,針對商品品類和7日內價格波動情況,設置藍、黃、紅三級預警區間,及時提醒基層監管干部密切關注價格變化,并根據不同情況開展合規指導和執法檢查活動。明年,市場監管部門將進一步拓展價格數據來源,通過與大型超市、農貿市場等數據對接,進一步提高價格監測和形勢分析的準確性、時效性,著力保障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價格平穩。
“電子身份證”讓電梯多元共管
“您看就是這張卡片,咱們拿手機簡單一掃就能看到這部電梯近期剛維保過,您可以放心啦,平時可以隨時查看,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反映!”通州區世紀星城小區社區工作人員正在給居民介紹新貼的電梯碼。
今年,聚焦居民住宅老舊電梯安全監管問題,市市場監管局依托事中監管平臺建設啟動“一梯一碼”智慧監管。通過為每部電梯張貼專屬“身份碼”,支持居民一鍵掃碼了解電梯基礎信息、維保信息、電梯檢驗信息、救援電話等電梯信息;也支持電梯維保人員掃碼進行人臉識別和位置定位驗證后,開展維護保養,實現維保記錄電子化;同時,執法人員也能通過系統后臺調閱檢查,實現全過程非現場監管。
借助這張“電子身份證”,實現人人可掃碼、信息可追溯,推動電梯的安全指標狀況在監管部門、使用單位、維保單位之間的即時共享,也為公眾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詢和緊急呼救渠道,推動電梯治理從“單向管理”向“多元共治”轉變。(記者 張楠)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