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龍鳳村,荷田飄香。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這座掩映在綠葉碧波之中的村莊,就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龍鳳村,它不是一座普通的山村,而是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資料圖)
漫步在清風送爽的荷田之中,荷花爭奇斗艷,抬頭只見綠水青山和藍天白云,無不撩撥著人的心弦。
前來賞荷的人,哪個不是怡然自得?賣蓮子的人,是村里的大嫂,豐收的喜悅寫在她們的臉上。看,一列小火車在荷田中奔馳,游客們坐在車上笑得多么自在,美好的風景不就是在這路上?
荷田邊有小河,彎彎的小河從遠山那邊流淌過來,不知道流淌著多少故事。我想起父輩們,他們在這片土地上揮灑汗水,追逐夢想,也奉獻了青春年華。
河邊的垂柳在微風中輕輕擺動著,是和我打招呼嗎?小河上的水車吱吱呀呀地響著,讓我想起了童年的歌謠,由此也想起了小時候家里煲的骨頭蓮藕湯,還有母親做的各種蓮藕菜式,那清香而不膩口的味道一直留在我記憶的深處。
村里發展得越來越好,特別要說一說最近這十年的變化。
為打造“荷美覃塘”核心景區,村里決定擴大種植蓮藕的規模,通過“黨支部+合作社”的模式發展蓮藕產業,連片種植的荷花觀賞區達到3000多畝,引入荷花品種300多個。村里還推出了蓮子、藕粉、荷葉茶、蓮藕糖等不同產品,延長了蓮藕產業鏈,做大做強了特色產業,推動“農文旅經濟”的發展,實現了農業增效。
村民姜越文近兩年承包了100多畝水田,發展藕蝦綜合種養,他高興地說:“我種的蓮藕畝產量達4000多斤,批發價每斤一般2.5元左右。現在無論是夏季藕,還是冬季藕,都很暢銷。另外,在水中養的小龍蝦收入也不錯。”
據龍鳳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覃富利介紹,“荷美覃塘”景區年接待游客100多萬人次。隨著游客越來越多,村民的錢袋子也越來越鼓。
在蓮藕產業示范區的輻射帶動下,村里的毛尖茶葉產業也不斷發展壯大,種植茶樹7000畝,其中“花山茶海”景區種植茶樹2000多畝,為近200位農戶提供了就業崗位,每年人均增收1萬多元。“我家已把大部分田地流轉給景區,我在景區家門口務工,既能方便照顧家里,每個月還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村民周玉鳳高興地說。
產業興旺帶動了鄉村振興,如今的龍鳳村,村里道路干凈整潔,一幢幢房屋錯落有致。人在村里走,猶如畫中行。
在景區開觀光車的小陳說,現在村里的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完善,我們住在這里,幸福感是滿滿的。
老家在河南省洛陽市的小伙子李曉明,研究生畢業之后應聘到貴港市一家企業工作,他來龍鳳村里旅游時說:“龍鳳村真是一個如詩如畫的特色村寨,朵朵荷花綻放的是農文旅融合發展的蓬勃生機。”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早晨或傍晚時分,泡一杯清茶,望著“四面垂楊十里荷”,靜聽鳥語,呼吸著荷花的芬芳,多么愜意啊。即使到了深秋,荷葉逐漸枯萎,那也是殘荷如畫,挖藕人臉上的笑容也是那么燦爛。在南方,春來得早,沒多久又是小荷露出尖尖角。
在外漂泊打拼的時候,多少次夢里,我回到龍鳳村,回到荷田里,回到茶海中,聽到一聲聲呼喚,我知道,那呼喚來自荷田的碧波,來自茶海的詩行,是那么令人眷戀。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年08月29日第08版)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