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友向南國今報微信公眾號反映,柳州市永前路一學校附近門店、攤點,有不文明的“另類貼紙”銷售,不少學生買來貼在自己或者他人身上、校牌上。家長和老師沒收了多次,仍有人購買。她希望今報關注,也希望相關部門能查處。
校牌上現“另類貼紙”
發現校牌上出現不文明“另類貼紙”的彭女士是一名學生家長,在永前路經營一家午托班。5月22日,她發現一名四年級的孩子將一張印有“綠茶婊”字樣的獎狀,貼在了校牌照片的位置上。她覺得這樣的貼紙影響很不好,于是她拍了照片發給孩子的媽媽,希望與家長一起加強對孩子的教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學校附近銷售的“另類貼紙”。記者 廖艷明 攝
彭女士稱,這樣的事情,她已經發現多次。有的孩子將貼紙貼在文具用品上,有的貼在身上,貼紙上的文字各不相同,很多都不太文明。
“這些貼紙對孩子身心健康很不好。”彭女士說,她在午托班多次沒收了這樣的“另類貼紙”,并對孩子進行教育,但總是治標不治本。
小店小攤都有賣
通過詢問孩子,彭女士得知這些“另類貼紙”都是學校附近的門店、攤點購買。她也到現場查看過,確實有售。5月23日上午11時許,記者來到永前路該學校對面一家文具店,看到一個綠色的小籃子里有不少郵票大小的貼紙,貼紙為常見的獎狀樣式,上面的文字卻讓人大跌眼鏡,都是不夠文明的調侃式語言。
學校附近銷售的“另類貼紙”。記者 廖艷明 攝
該店還有一些趣味獎狀素材本,每一本中都是數十張獎狀貼紙,貼紙內容有“最佳老六”“情場工具人”“最佳混子獎”等。
店內一名工作人員稱,這些貼紙一元錢三張,基本都是孩子來購買。學校一墻之隔的永前東四區內,也有不少銷售玩具、食品的流動攤販,除了獎狀貼紙,還有證件貼紙,充斥著讓人不舒服的文字。
學校附近銷售的“另類證件”。記者 廖艷明 攝
家長對此表示擔憂
上午11時30分,學校的孩子開始放學,不少孩子涌到了學校旁邊的門店和流動攤點。
下課后,不少學生前往流動攤點購物。記者 廖艷明 攝
一名一年級的女孩子說,班上很多同學購買這種“另類貼紙”,都覺得好玩。至于貼紙上寫的是什么意思,他們也不知道。一名四年級的男孩子說,班上很多男孩買來貼在女同學的衣服上。老師知道后多次沒收,并對購買、張貼貼紙的同學進行教育,但還是有不少同學悄悄買。
學校附近銷售的“另類證件”。記者 廖艷明 攝
一名四年級的男孩在流動攤點買了一本另類證件。他說,他有一個很好的朋友,準備把自己和朋友的照片貼在證件里面。他認為證上說的內容就是好朋友的意思。
一名家長看見孩子在圍觀同學買“另類貼紙”,立即把孩子拉走。該家長表示,這些帶有成人色彩的貼紙,孩子未必能理解,很多學生是被上面的圖畫和網絡流行用語所吸引,所以跟風購買,這樣的產品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很不利。
市場監管部門立即查處
中午12時許,柳南區鵝山市場監管所來到永前路學校對面的這家文具店現場檢查。執法人員要求商家將貼紙等產品下架,再作進一步調查處理。
執法人員開展現場檢查。今報記者廖艷明 攝
永前東四區內的流動攤販,不屬于市場監管部門管轄,但執法人員發現這些“另類貼紙”、“另類證件”,也讓攤主立即下架。
柳南區城管執法局稱,他們負責馬路邊流動攤販的管理,小區內的原則上由物業服務公司、社區街道負責。此前,他們也配合鵝山街道多次查處,“但查處了沒幾天,又擺滿了”。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頭條
- 領獎展示五星紅旗,他說:我怕臺灣人忘記回家的路_天天快訊
- 依山傍水中 邂逅現實版《大魚海棠》 環球微動態
- 全球通訊!專網開通、經費“過河”、團隊攜手——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合作向縱深推進
- 熱文:總臺海峽時評丨涉臺提案再被拒,挑戰一個中國原則必然失敗!
- 【萬人說新疆】新疆小伙用原生態音樂為家鄉代言-全球新動態
- 美聯儲:高通脹侵蝕美國家庭財務安全感 越來越多民眾入不敷出-全球熱推薦
- 世界要聞:聯合國前官員刊文:美國“沉迷于戰爭”導致債務危機
- 視評線丨造謠一張嘴,翻臉如翻書!美國就是這樣搞外交的?
- 世界觀|極端暴力在這里竟如此“隨意”
- 華春瑩連發5帖質問:如中國是“威脅”,對主權國家發動戰爭的G7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