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在線看臉,深度面部分析”“提供提升顏值方向”……記者發現,近段時間,不少社交、短視頻、購物平臺興起“顏值打分”服務,頗受年輕群體青睞。隨著就業季的到來,此類付費服務銷量日益增加。為什么“顏值打分”會受到如此多年輕人的關注與追捧?該如何看待這一現象?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走訪。
(資料圖片)
求職相親
花錢請人給自己“顏值打分”
即將參加春季招聘會的南寧大學生小余,一直在關注“顏值打分”服務。一塊豎屏、一支觸屏桿、一個麥克風……在某短視頻平臺上,每天都有主播會在直播間里,對普通人的五官、妝容、身材等進行一番點評,然后給出分數。
購物平臺上,出現不少“顏值打分”產品。網絡截圖
小余忍不住下單,發送照片后,最終得到“顏值分數”:10分滿分,她拿到6分,剛好及格。主播對小余的容貌進行點評:“臉型不夠開闊,應該調整一下發型”“膚色不均,可以適當做一些美白的醫美項目”……聽完主播點評后,小余覺得有所收獲:“這些建議對即將找工作的我還是有用的,讓我知道該如何去改變自己,希望變美之后,可以提升自信心。”
“綜合評分6.8分,臉型線條較有輪廓感,眉形完整濃密,服裝上適合工裝風、休閑風……”南寧市民趙先生告訴記者,最近準備相親的他,在社交平臺上看到“顏值打分”推薦,便花6元購買了一份“4人美術生團隊客觀打分”的套餐,“想花錢看看自己在陌生人眼中的樣子。”在趙先生看來,這些點評只要不是惡意人身攻擊,他都能接受,“也就覺得新鮮,嘗試一下,不用太較真”。
社交平臺上,不少網友曬出“顏值打分”標準。網絡截圖
新奇服務
價格不貴頗受年輕人青睞
“風格改造、提供變美思路”“素人在線看臉,真實客觀”……記者在短視頻、社交及購物平臺上搜索發現,不少團隊和店鋪都推出了“顏值打分”的付費項目。賣家提供的服務,除了單純的“顏值打分”外,還會提供妝容改造、穿衣風格建議等附加服務,服務內容越多,價格越高,整體售價多在5至20元之間。因為這項服務新奇有趣,加上價格不貴,頗受年輕消費者青睞,銷量可觀。
一店鋪打出“藝術生評價”的噱頭。網絡截圖
一家店鋪的賣家告訴記者,這類付費項目有一套標準的打分準則,他們大多以團隊打分為主,可提供一男二女、三女四男等多種組合搭配評價。此外,強調“團隊均為藝術生,含有專業化妝師、攝影師”的店鋪更受歡迎。“我們不僅僅是評分,還會幫助買家確定自己想要的風格,從多種維度提供建議,包括穿搭、妝容等。這么多的服務內容,買家只需付費7.88元就能得到。”該賣家說。
“我想通過陌生人的點評來建立自信。”“想聽大實話,不想再聽阿諛奉承。”記者注意到,在這些“顏值打分”產品的評價頁面,不少人表示,在現實生活中對自己的顏值不自信,希望通過網絡在陌生人面前找回自我。
市民購買“顏值打分”項目后,賣家給予顏值改善建議。網絡截圖
專家分析
打分背后折射出容貌焦慮
花錢請人為自己的顏值打分,這實際上折射出年輕人的容貌焦慮。”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陳一介紹,一些人在初入職場或是戀愛時,非常看重自己的容貌給他人留下的印象,容易產生焦慮情緒,當這一情緒不能化解時,就渴望通過外在的評價來對沖或抵消容貌焦慮。
“真正的印象管理不是僅僅追求外在美。”對于熱衷“顏值打分”的年輕人,陳一建議,年輕人可把關注點更多地放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提升自身能力、素質、修養和氣質上,“提升自信后會讓自己更幸福、更愉悅,給他人留下的印象也會更好”。
廣西某高職院校招生就業指導中心的黃老師說,她發現當下大學生求職時易產生容貌焦慮。她認為,求職者為了給用人單位留下一個好印象,追求美好的容貌可以理解。但美的定義沒有統一標準,沒必要為此過度焦慮。對容貌過分關注、過于強求,反而會成為一種心理負擔,嚴重時還會影響身心健康。“我們應培養年輕人正確的審美價值取向,讓年輕人認識到,每個人都擁有屬于自己的美,人生的價值也并不在顏值上。”
廣西萬通律師事務所律師韋顯瑞認為,“顏值打分”屬于虛擬產品,這類交易可能會有隱私泄露等網絡安全風險。他提醒消費者,在購買相關服務、使用相關軟件前應做好甄別工作,增強防范意識,不要隨意授權個人信息,不要隨意給陌生人發送自己的照片、證件等信息,不要通過非正規渠道下載軟件,以免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
頭條
- Xinhua Commentary: Global Civilization Initiative injects fresh energy into human development-每日信息
- 重磅微視頻:春天的啟航 當前觀點
- 美聯儲緊急貸款飆升至新紀錄 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天天微資訊
- 美國2021年孕產婦死亡率再次上升 非裔情況最嚴重
- 美國兩日內發生第四起火車脫軌事故:21節車廂傾覆 部分車廂裂開
- 巴西經濟學家:中國數字化轉型和移動支付令人印象深刻
- 【環球速看料】文明的坐標·洋主播探館丨香料也能當藥材?奇怪的知識又增加了!
- 全力保供農資 各地有序推進春耕備耕工作 當前消息
- 全球連線|中華文化的“青春力量”:迷“國劇”,傳唱“中國腔”
- 動態焦點:全球連線|中華文化的“青春力量”:愛“國學”,傳誦“中國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