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隨著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我國向農業強國闊步邁進,迫切需要強化農業科技裝備支撐。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建設供給保障強、科技裝備強、經營體系強、產業韌性強、競爭能力強的農業強國。近年來,在政府、企業、科研院所等多方合力下,我國農業科技實力持續增強,農業裝備研發水平逐步提升,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隨之上升,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增強產業韌性、提升農業競爭能力奠定了堅實物質基礎。
不過,農業科技裝備還存在一些明顯短板和薄弱環節。比如,部分前沿和交叉領域基礎研究和底盤技術的原始創新能力不足,重要種源、農機裝備、智慧農業、綠色投入品等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和產品自主可控能力不強。
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跨越,學習、模仿、引進國際先進農業科技仍有必要。通過消化、吸收、創新、示范、推廣和產業化,可以以較低的成本獲得先進適用技術、優質農業生物資源,縮短與先進國家的差距。不過更為關鍵的是,要進行探索式學習,形成適應我國不同農業產業需求的農業科技創新鏈,促進創新鏈產業鏈精準對接,以持續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如此,才能完成從農業科技“追趕者”到“引領者”的轉型,為農業強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裝備支撐。
農業科技創新是包含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商業化應用、社會效用化等諸多環節在內的系統工程。其中,基礎研究是農業科技創新的源頭,技術研發是其直接體現,商業化應用與社會效用化則關系到科技創新的可持續性。只有科技創新鏈上每一個環節都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才能持續提升。應不斷為科研院所、經營主體提供良好政策環境,通過政策引導、體制機制創新、項目支持等,吸引更多創新要素進入科技創新鏈。應提高涉農科技領軍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推動創新鏈上每一環節都有一個或多個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龍頭企業,逐步構建起完整的、富有競爭力的農業科技創新鏈。
農業科技創新鏈上參與者眾多,如果不加以引導,也可能引發過度競爭或無序發展,削弱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的整體能力。需強化政府主導作用,暢通同類經營主體的合作渠道,從而使各主體能夠整合資源,集中力量突破關鍵技術、前沿技術,不斷搶占競爭制高點,提高創新鏈整體效益。應創造條件,促進農業科技創新鏈上下游成員協同合作,構建研發與商業化之間的橋梁,實現技術與市場精準對接、高效迭代,形成技術研發、應用和商業回報的良性反饋和循環,從而不斷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還應圍繞整個創新鏈的薄弱環節,有目的地進行科技投入和政策設計,讓企業內生的創新力量順暢高速地流動起來。
總之,要通過整合各級各類優勢科研資源,構建層次分明、分工協作、適度競爭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不斷釋放創新活力,讓農業的科技味兒越來越足。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