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年7月底,建寧縣的鄧某在網上看到一條關于跨境電商的廣告,其點擊鏈接后,立馬有人與其聯系。對方告訴鄧某,只要在該網站注冊成為跨境電商,每天就可以“躺著賺錢”。
對方進一步介紹,注冊后平臺將為鄧某分配網上商鋪,商鋪內有各式各樣的商品,都是面向境外客戶。如果有境外客戶下單,鄧某需先向供貨商墊付貨款,供貨商即可發貨,待境外客戶成功收貨后,鄧某便可收到客戶支付的資金。鄧某的身份相當于“中間商”,只要動動鼠標,就可以賺取差價。
鄧某十分心動,隨即按照對方的指引注冊。不久便有客戶下單,鄧某墊付貨款后,幾天后果然收到客戶支付的資金。鄧某確信真能賺錢,隨后又陸續接了幾單,每單金額幾百元至數千元不等,鄧某墊付資金共計13000余元。然而過了幾天,鄧某卻始終沒有收到客戶的付款。鄧某聯系平臺客服,客服稱訂單異常正在處理,并且叫鄧某繼續接單墊付貨款。鄧某發覺不對勁,終于幡然醒悟自己是被騙了。
被騙后鄧某并不甘心,想著如何把錢追回來,于是便在網上搜索如何報警,很快便搜索到一條網頁信息,上面提示報警先添加網警QQ。鄧某添加網警QQ好友后,將自己被騙的遭遇跟對方陳述了一遍。對方稱可以網上受理案件,但是要鄧某提供身份證、銀行卡號等信息。鄧某照做后,手機隨即收到一條驗證碼。鄧某將驗證碼發給網警,隨后發現自己銀行賬戶竟被劃走5000元,同時自己也被對方拉黑。鄧某這才發現自己又被騙了。
事情至此,鄧某才終于想起打“110”報警。目前,民警已立案偵查。
民警提醒
在互聯網時代,電信網絡詐騙無孔不入,詐騙手段花樣頻出,請廣大群眾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識,切記天下沒有穩賺不賠的生意,不要輕信網絡上的陌生人,更不要被貪財心理蒙蔽雙眼,掉入詐騙圈套。
同時,公安民警不會主動在網上留下微信、QQ號碼以供聯系。如遇詐騙,請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或者立刻到屬地公安機關報警,千萬不要輕信網站、社交軟件上隨意搜出的“網警”。擦亮雙眼,保持清醒!請牢記反詐秘籍:不聽、不信,不轉賬!
來源:刑偵大隊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