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受強降雨影響,內蒙古烏海西開往北京豐臺的K396次列車被迫停在北京門頭溝區落坡嶺火車站避險。因缺少物資、路基沖刷嚴重,經聯系后車上乘客暫時被安置到了附近的落坡嶺社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全力保障K396次列車近千名滯留旅客的安全。”8月4日,中新社記者采訪了該社區黨支部書記孟二梅。她說,這是社區和外界徹底斷聯前社區接到的任務。
8月4日,落坡嶺社區滯留山間的約180位居民陸續下山,到達20多公里外的軍莊鎮安置點,孟二梅隨最后一批居民出現在這里。
由于連日來參與搶險救災工作,孟二梅聲音已有些沙啞。據她介紹,該社區常住人口不到400人,且多數是老人。一下子要幫助近千人,這無疑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孟二梅發動居民幫助整理社區的庫房、禮堂等一切可以住宿的場地,居民也紛紛拿出自家的床墊、被褥等。7月31日,旅客陸續來到社區,吃上了飯、住進了屋子。
由于連日的強降雨,社區也斷水、斷電了。孟二梅說,居民自己存儲的食物并不多,但大家毫無保留,把所有吃的都拿出來分享。有煮粥的,有做疙瘩湯的,還有煮面條的。有的居民光顧著給別人盛飯,最后自己一點沒吃。有一位居民還找到她說:“二梅,你放心,就算咱們沒有吃的,也得優先保障他們的。”
今年78歲的居民莫翠榮說,停水了,大家一起去接山泉水,菜不夠,去自家菜地摘茄子、黃瓜。旅客走的時候想給居民一些錢表示感謝,被居民斷然拒絕,“見到你們落難了,我們應該幫助你們的,拿你們的錢這幫助就變味了。”莫翠榮說。
8月3日凌晨,最后一批因強降雨滯留的K396次列車旅客乘轉運客車安全抵達北京豐臺站。
“他們轉移前,很多人與居民抱在一起哭,那些畫面一生難忘”,“這些旅客在安全到達目的地后,還惦念著我們居民的安危。”孟二梅說,一位研學團的老師給自己發短信,4日下了山才看到信息。
這位研學團的老師名叫郝宇,帶著44名孩子從烏海出發來北京研學。記者4日設法聯系了她。她回憶稱,當時列車被困,她和孩子們都有些害怕,但到了落坡嶺社區安頓下來,看到居民在物資并不富足的情況下仍然安排得特別周到,她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她和孩子們被安置到了圖書館,孟二梅和居民多次來看望他們,還拿出家里的零食給孩子們吃。“這次旅行多虧了居民們才有驚無險,他們這樣招待我們,真地很感動。”郝宇說,自己教育孩子們要學會感恩,回饋社會。
“等我們回去之后給居民們寄一些家鄉特產。以后,我們會再來落坡嶺社區看望他們。”郝宇說。
旅客中有一位外國人,他臨走時要了孟二梅的聯系方式,對孟二梅說:“如果你以后去(意大利)米蘭,我要全程招待你。”(完)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