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暑假里,未成年人的安全成為社會關注點。日前,華陽路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就為華陽社區暑托班的孩子們送去了一堂自我保護課,通過情景再現和實景演練等“論壇劇場”的創新形式,幫助孩子們學會有效的求助方法以及“求助四要素”的話術,讓孩子們學會更好地進行自我保護。
背上小書包,戴上紅領巾,授課老師變身孩子們的小同學。“有人自稱是父母的朋友來對我進行騷擾,讓我很不舒服,我應該允許這種行為嗎?”老師拋出問題,孩子們紛紛回答:“不行!不行!”小朋友們的安全意識并不弱,實際操作起來又是怎樣的呢?
接下來,由一個小朋友來扮演這位遇到安全問題的主人公“小花”,和扮演壞人的老師同臺“飆戲”。面對“壞人”的步步緊逼,“小花”同學堅決對騷擾行為說“不”,堅定地維護了自己的權益。
劇場里的第二個情節發生在校園中。“喂,把你的手表給我,不然我就打你!”面對突然出現的來自高年級學生的霸凌,幼小的“小花”又該如何應對呢?手臂高高舉起,孩子們積極參與,主動扮演起了事件里的“小花”、老師、家長、保安……
“你知道那個人是幾年級的嗎?長什么樣?”“你記得你家長的電話號碼嗎?”扮演不同角色的小朋友們不斷主動拋出問題,“小花”同學則流利地回答,在劇場里機智地解決了這一事件。
走出校園,小朋友們踏入了第三個模擬情境:地鐵站。“乘地鐵時不小心被媽媽落下的‘小花’,該如何向身邊的人求助呢?”這一次,小朋友們不僅主動地向地鐵站工作人員求助,面對家長讓自己單獨乘地鐵的要求時也能仔細判斷安全與否,做出安全穩妥的選擇。
課堂末尾,老師帶領孩子們再次復習了求助要素(地點、時間、人物和事件)等內容,鞏固安全知識,增強防范能力。“自我保護小劇場”暫時落下了帷幕,但孩子們依然意猶未盡:“我特別喜歡課上的小故事,以后要是還有這樣的課就好了!”
華陽路街道未成年人保護站負責人趙順怡表示,“暑假里加強兒童安全意識教育非常重要,我們特意選擇了自我保護的課程送到暑托班里,讓大家通過情景模擬的形式,加深記憶,進一步提高社區青少年兒童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為保障孩子們的生命安全構筑堅實的防線,確保他們的暑期安全。”
來源:上海長寧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