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相關設備開始為期兩周的試運行,使用淡水而非核污染水,將其與海水混合后,通過海底隧道輸送到距岸邊約1公里處排放,以檢驗水泵性能和緊急情況下水流截斷裝置能否正常工作等。這意味著日本政府終究是聽不進去國內外不絕于耳的勸誡與反對聲音,閉著眼一門心思朝著危害全球海洋生態和公眾健康的不歸路上走去,哪怕是淪為千夫所指的全球“海洋公敵”也要一意孤行。
自2021年4月菅義偉內閣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上百萬噸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后,日本政府便緊鑼密鼓地推動核污染水排海設施的建設。今年1月,岸田內閣將福島核污染水的排放時間定為“今年春夏之際”,計劃用30年時間將福島核電站內目前儲存的130萬噸核污染水排空。對此,國際社會早有共識與公論——福島核污染水排海計劃不具有任何正當性,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國家行為,將對全球海洋生態和公眾健康造成難以預估的嚴重危害。日本政府強推核污染水排海,于法理、于道義都站不住腳。
【資料圖】
作為天天把防止“核擴散”風險掛在嘴邊的國家,日本更應比其他國家懂得核污染的危害,理應對福島核污染水的處理更加慎重。然而,日本政府何以冒天下之大不韙,非要一條道走到黑?日本專家委員會給出的答案令世人震驚:這樣做最省錢,對日本自身的污染風險最小。
更令世人震驚的是,自私自利至極,日本還要無理攪三分。當初,菅義偉內閣做出核污染水排海決定后,面對鄰國的反對,竟無端抹黑中韓兩國核電站正常運行排水標準低于日本,飆出了中韓兩國批評日本“毫無道理”這等強詞奪理的話來。須知,正常運行的核電站所排放的水不會與反應堆堆芯直接接觸,經過成熟系統加以處理,并經嚴格檢測達標;而福島核污染水直接與核事故中熔化的反應堆堆芯接觸,含有60多種放射性核素。日本專門為處理福島核污染水設計的所謂多核素去除技術(ALPS)系統,其有效性、可靠性和穩定性均未經第三方檢驗和實踐驗證。連日本自己也承認,這個系統在運轉后不久即發生故障,70%以上處理后的核污染水放射性核素活度超出排放限值。東京電力公司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5月在福島第一核電站港灣內捕獲的海魚許氏平鲉體內放射性元素銫含量達每千克18000貝克勒爾,超過日本食品衛生法所規定標準的180倍!
即便按照日方的說法,經過處理后的核污染水中,除了氚之外的絕大部分放射性元素都可以清除,氚的濃度也將稀釋到日本國家標準的1/40??墒?,福島核污染水總量之大、成分之復雜、處置周期之長史無前例,不管怎么過濾稀釋,排到海里的放射性氚的總量是不變的!更何況,現在的福島核電站依舊每天產生百余噸核污染水。在日本長達30年的核污染水排海計劃里,如果日本不徹底解決福島核電站泄漏問題,那么新增的核污水又將是個天文數字,為害全球將會以百年甚至千年計!
福島核事故發生以來,歷屆日本政府都沒有表現出徹底解決核泄漏問題的決心與能力,為逃避本應承擔的責任而得過且過,實在混不下去了,只知一味淡化核污染水排海的危害,妄圖把全世界都拉下水。日本政要難道不知道福島核污染水的危害性嗎?答案很清楚,否則菅義偉在視察福島第一核電站時,何以面對東京電力公司工作人員遞來的一杯“安全”的“處理水”,在鏡頭前連喝一口裝裝樣子都不肯?前不久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會“海洋安全保障秩序”分論壇上,南太平洋島國斐濟的一名政府官員責問:“如果核污染水安全,為什么日本不自己留著?”前一分鐘還為核污染水排海辯解的日本防衛大臣浜田靖一,對此避而不談。
日本是加入了《防止傾倒廢棄物及其他物質污染海洋的公約》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卻無視應承擔的國際責任,在沒有充分論證排海以外其他處置方案的情況下,就宣稱“除了下定決心將污染水排入太平洋稀釋,幾乎沒有其他選項”,將相關公約的規則肆意踐踏。為給核污染水排海后造成可預見性危害找一個“背鍋俠”,日本政府還“請”來了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和韓國的專家組給自己背書站臺,企圖以“轉嫁責任”的做法來堵住國內外質疑人士的嘴。
不得不說,日本政府為了將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已經到了不管對錯、只顧私利,不擇手段、混淆是非的地步了。但是,無論日本政客怎樣為自己“擺爛”找借口,都推卸不掉自身應負的責任。國際社會必須采取一致行動,嚴格監督日本以科學、公開、透明、安全的方式處置福島核污染水,絕不能讓其恣肆妄為,禍害整個海洋,禍害整個世界。
中國軍網微信(zgjw_81)出品
文字:李慶桐 賀書引
漫畫:陳然
編輯:楊曉霖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