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勝 通訊員 劉偉 毛超群
“老鄉,你知道發生地質災害怎么跑嗎?”“你這兒的地災隱患有干部來看過嗎?”“你們鎮上哪個地災隱患點風險最大?”6月26日,十堰市副市長帶隊,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及屬地政府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現場督導檢查,與現場群眾交流、詢問基層防災工作落實情況。
今年以來,十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打好嚴守底線陣地戰”為目標,全力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現多次成功避險。
6月2日十堰市迎來一次強降雨天氣,大部地區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最大雨量達110毫米以上。連續三天,該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相關單位開展會商研判6次,并先后4次發布地質災害風險三級預警,預警區域精確到鄉鎮。鄖西縣羊尾鎮處于三級預警區域范圍內,十堰市、鄖西縣兩級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均對鄖西縣羊尾鎮進行了重點調度,對可能致災的隱患點果斷組織72戶138人進行轉移避險。
6月4日17時30分左右,鄖西縣羊尾鎮石門村滑坡點監測員在巡查時發現該村9組馬池段(村道)邊坡區域出現巖土下滑跡象,經分析研判,屬于滑坡發生前兆。十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立即組織受威脅范圍內住戶進行轉移。約50分鐘后,該地段約400立方米巖土體發生滑坡,一塊約2立方米的孤石隨滑坡發生移動,并沖入下方住戶家中。因已提前轉移受威脅群眾,實現成功避險,無人員傷亡。
成功避險同類案例在十堰市還有很多。據悉,十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經驗做法,是堅持“憂患三問”工作法,即堅持問題導向,通過“誰來問”“問什么”“問了怎么辦”的常態化“三問”工作機制,探索新形勢下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新舉措。2021年以來,成功避險17起,避免傷亡45戶112人。
所謂“三問”工作機制,一是明確“誰來問”,建立多維梯度的問詢架構,實現群防群治聯動。明確“誰來問”?具體包括值班干部常態問、黨員先鋒包保問、一線干群現場問,詢問了解災害預防準備情況,詢問了解包聯點的災害情況,詢問了解預警信號、撤離路線、避災場所、所在地負責人員聯系方式等情況,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二是聚焦“問什么”,即重點問幾個方面的問題來采集、建立地災防治信息數據庫。這些方面包括,問最危險的區域、隱患在哪?問最應該撤離的人員在哪?
三是落實“問了怎么辦”,構建三級協調處置平臺,確保人民群眾安全。“問了怎么辦”?問了馬上辦,強化“隱患點+風險區”雙控措施,預警信息精確發送到受威脅群眾,對可能成災、威脅群眾生命安全的隱患點,及時采取轉移避險措施,組織群眾遠離風險區;問了監測辦,加強“人防”和“地哨”力量,對重點區域,全天候加強預警,一直到預警解除;問了徹底辦,2018年以來,十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累計爭取中央、省級專項資金8.36億元。徹底消除重特大地災隱患92處、一般地災隱患42處,有力保障近4萬人生命安全和30億財產安全。
目前,“憂患三問”工作機制已深入人心。今年以來,十堰已經歷4次較強降雨過程,實現成功避險2起,全市及時轉移安置242戶587人。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