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陳勇
(相關資料圖)
通訊員 馮璇 李夢婷
1000多年前,詩仙李白酒隱安陸期間,慕名尋訪位于今應城市湯池鎮的“玉女湯”,留下了“神女歿幽境,湯池流大川。陰陽結炎炭,造化開靈泉”的絕句。
李白沒有想到的是,在千年之后,湯池不僅流入大川,還流入了甲魚池,成就了“楚天甲魚第一鎮”。
不久前,湖北省發改委公布《2023年度湖北特色小鎮創建名單》,湯池鎮靠著溫泉和甲魚,捧回了“靈甲小鎮”的金字招牌。
湯池溫泉
“造化靈泉”日均出水萬噸
正是乍暖還寒的時候。3月12日,一場大風,把持續攀升的氣溫暫停了下來。恰逢周末,應城的湯池溫泉,又迎來了一撥“泡澡客”。
“氣溫越來越高,再不泡又得等年底了。”孝感的吳女士,幾乎每年都要到湯池來幾次,搶在夏天的腳步前,她又帶著孩子來到了湯池。
湯池溫泉享有“亞洲名泉”的盛譽,又名玉女湯、玉女溫泉。鎮里的工作人員對湯池的歷史娓娓道來:南朝文學家盛弘之曾撰著《荊州記》:“溫泉冬月未至,數里遙望,白氣浮蒸如煙,上下采映,狀若綺疏;又有車輪形如雙桂,世傳昔有玉女,乘車自投此泉……”
而詩仙李白,就是看了《荊州記》后,特地來此尋訪,留下詩篇佳句,也讓“湯池”二字名噪千年。
據介紹,湯池溫泉日出水量達10400噸,出水溫度為72℃—79℃之間,平均每噸水礦物質含量35千克之多,溫泉中不僅富含“礦泉之精”氡元素,還含有48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湯池溫泉
如今,整個度假村內擁有128個原湯特色泡池。與其他溫泉不同,景區內層巒疊翠,大型植被、生態湖、生態鳥島、閣亭連廊等觀光勝景掩瑜其間。人在湯中泡,鳥在頭頂鳴,好不愜意。
幽深的美景,再也見不到當年戲水的神女,唯見噴涌的湯池,流入滾滾的平川。但這一股噴涌的泉,帶來的遠不止這些。
得益于溫泉旅游的發展,整個湯池鎮區建筑錯落有致,整齊劃一。2021年底,湯池鎮啟動功能鎮區建設,集納居民意見,修建了景潤河文體廣場、運動球場等。
而作為一個小鎮,鎮上各種餐館、酒店隨處可見。“湯池溫泉生意火,我們也跟著沾光。冬天一到周末,餐館就十分繁忙。而超市、洗車、泳衣之類的商貿服務行業也都一一帶動起來。”鎮上一家餐館的老板介紹。
數據顯示,2021年,湯池鎮旅游綜合收入突破3.1億元,占全鎮經濟總量的75%,帶動周邊農民近3000人就業,成為鄉村振興、農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手段。
湯池鎮美麗鎮區
溫泉水養好一只甲魚
3月14日,應城市湯池鎮紅河村的唐余慶,又來到了村里的湯池甲魚現代產業園,再過一段時間,產業園就可以投苗生產了。
說到湯池,最出名的要屬溫泉。其次,就是甲魚。
據老唐回憶,湯池鎮真正開始進行甲魚養殖,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湯池溫泉的水量很大,在還沒有進行旅游開發的年代,利用溫泉水進行養殖,成為研究的課題,應城市湯池地熱水產實驗室應運而生。
甲魚生長需要的水溫較高,水溫一低就會停止生長。而用溫泉水養殖,則可以解決水溫過低的問題,讓甲魚持續生長。在實驗的過程中,人們發現,用湯池的溫泉水養出的甲魚,肉質鮮嫩,營養豐富。應城市湯池地熱水產實驗室成了中華鱉養殖總場。
1988年,湯池鎮農民陳毛智,引來溫泉水,在自家池塘探索甲魚人工養殖。當時,甲魚在市場上被稱為“軟黃金”,售價高達每斤220元,一顆甲魚蛋就賣到了28元。陳毛智并不吝嗇,只要村民來學,他就把自己摸索的技術無償提供。跟著陳毛智養甲魚的人越來越多,湯池甲魚養殖面積逐漸擴大,在市場上也有了一定名氣。唐余慶也在這個時候,開始養殖甲魚。
“一般的甲魚一年生長期只有7、8個月,常規養殖一年長1斤。而用溫泉水養殖后,甲魚生長快,有的1年就能長4斤。”唐余慶說,但是生長快了、養殖戶多了,甲魚價格必然隨之下降。在30多年的養殖生涯中,唐余慶經歷了甲魚從最高200多元一斤的“天價”,到最低9.5元的“白菜價”。
從1996年開始,隨著人工養殖的發展,全國甲魚市場價格大幅下滑,市場價格與養殖成本倒掛,不少養殖戶的利潤積累都虧空殆盡。
湯池人開始謀求變化,抱團闖市場。陳毛智牽頭組建湯池甲魚養殖協會,唐余慶、楊義平等養殖大戶積極響應,加入協會。在鎮黨委支持下,協會成員分別成立7個專業合作社,共享養殖技術、服務、銷路等,一起抱團做強產業。
甲魚豐收
合作社每年聘請技術專家指導強化種苗提純復壯工作,確保甲魚品質純正。各合作社帶頭人組建“土專家”技術攻關小組,打破單純依賴溫泉水養殖的局限,逐步摸索出鍋爐供熱溫棚飼養技術;同時推行蝦鱉、魚鱉混養,稻鱉共生生態養殖新模式,將甲魚養殖推廣至普通農戶。
為擴大甲魚銷路,各合作社與湖北柒味食品集團合作,共同研發鹵制甲魚、甲魚湯、甲魚粉等產品,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
2015年,應城湯池甲魚被國家工商總局評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稱號。湯池甲魚產業不斷壯大,如今年產量1500萬斤,被稱為“楚天甲魚第一鎮”,名號越叫越響。
靈泉與甲魚攜手特色產業
經過30多年的發展,隨著養殖技術不斷成熟,湯池甲魚的養殖規模逐漸擴大。
湯池甲魚主要銷往武漢及北京、湖南等省市,占據著湖北省甲魚市場重要地位。2021年以來,甲魚市場行情持續向好,湯池甲魚供不應求。
該鎮紀委書記徐華峰介紹,目前湯池鎮各類甲魚養殖面積達到5000畝左右,其中,溫室甲魚近30萬平方米,常溫甲魚約4500畝,甲魚年產量2000萬斤,年產值近4億元,產業從業人員近1000人。甲魚產業已發展成為湯池的農業支柱產業,乃至應城的農業特色產業。
湯池溫泉
而湯池鎮政府也大力扶持甲魚養殖產業,為進一步擦亮品牌,湯池鎮政府決定在優勢基礎上參照工業產業集約發展模式,建設集規模化養殖、銷售、品牌打造等元素于一體的現代化甲魚產業園。
去年1月,湯池鎮在甲魚養殖扎堆的洪河、方集兩村,依托原湯池中華鱉良種場舊址建設現代產業園,配套道路、水電路、綠化、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產業園占地面積約620畝,總投資2.5億元。
近日,極目新聞記者在該產業園看到,產業園的骨架已經建好。唐余慶是產業園的大養殖戶,據他介紹,產業園最大的特點就是“池里養魚,池上光伏”,覆蓋的光伏板產生的能源,可以用于對池內養殖水進行加溫。“甲魚入園,不僅能規避用地、排污、養殖病害等經營風險,還能讓養殖戶抱團經營,發揮節約成本、打造品牌的強大優勢。”
甲魚產業園效果圖
唐余慶算了一筆賬:園區建好后,除去甲魚溫棚、飼養池等建設投資費用,按目前平均市場價格,每畝收益近30萬元。
在湯池,這個被稱為“靈甲”的小鎮,甲魚產業僅僅是鄉鎮實力產業的一個縮影。作為全國“一村一品”先進鄉鎮,以溫泉和甲魚為主導,全鎮特色產業實現多元化健康發展,鄉村旅游、太空蓮、苗木花卉、精品桃、荸薺種植,村村有產業。
靈泉和甲魚在這里相逢,美麗鄉鎮藍圖緩緩展開。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