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先生的臥室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林楚晗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林楚晗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可家住武漢市武昌區鐵機路橡樹灣小區的馬先生(化姓)卻因樓上“動靜大”,與鄰居的關系鬧得很僵。
(資料圖)
馬先生說,樓上鄰居兩年多前裝修入住后,樓板發出的聲音很大,自己深受困擾。他多次上門與樓上鄰居協商,但并沒有多大改善,向物業和社區請求幫助,也沒有什么結果。如今與樓上鄰居的關系越鬧越僵,這讓他很是犯難。律師表示,如果無法協商,馬先生可以向法院起訴。
樓上生活噪音困擾樓下鄰居
日前,極目新聞記者來到馬先生家看到,他家是復式戶型,客廳、廚房在一樓,臥室、洗手間在二樓。馬先生的臥室樓上就是鄰居王先生(化姓)家的客廳。
“經常能聽到樓上‘咚咚咚’的腳步聲傳下來,還有拖動椅子的聲音、小孩子蹦跳聲、半夜的關門聲。他們家客廳就在我臥室的正上方,我根本沒法休息,現在人已經被整得神經衰弱了?!瘪R先生說,從2020年3月開始,樓上就開始出現噪音。
馬先生告訴記者,自己最先和樓上的王先生一家溝通后,樓上有所注意,發出的聲音減小了些,但是過了沒多久,聲音又開始變大。這樣兩家反反復復溝通過數次。
馬先生還向記者展示了分貝儀錄下的視頻音頻,記者聽到了類似拖動椅子、跑步聲和腳穿鞋發出的聲音,畫面顯示分貝值最高為70分貝。
在采訪中,馬先生表示自己這幾年因為噪音多次去過醫院,醫生也建議他要靜心休養。
曾買靜音拖鞋和地毯送樓上
馬先生說,為了化解矛盾,他曾購買了靜音拖鞋和地毯送給樓上,但是對方都沒有收。
“他們家是打龍骨架,鋪設的實木地板。可能是安裝過程中,哪個環節沒有做好,不然怎么會這么吵。”馬先生說,他多次找樓上協商,希望對方體諒他的感受,在實木地板底下做一些降噪的措施。但對方沒有理睬,如今關系越鬧越僵,“我提出,他家鋪設隔音棉的錢我來出,保證恢復成原樣,工期大概半天,但是對方不同意。他說讓我自己把臥室做全軟包隔音。如果把臥室做全軟包隔音,需要把已經安裝好的柜子全部砸掉,花費的成本過高?!?/p>
協商不成,馬先生又向小區業委會、物業以及社區反映,希望勸說樓上鄰居做些降噪措施,緩和鄰里關系。
“經過協商,去年10月王先生同意更換門鎖,并在客廳鋪設墊子,最后我和對方一家出了1240元,只更換了他家門鎖。”馬先生說,更換了門鎖之后,半夜被門驚醒的情況有所緩解,但是走路的“咚咚咚”的聲音還有。
律師表示可走法律途徑
武昌區楊園街道國棉社區工作人員向極目新聞記者表示,物業、社區、街道進行過多次調解,去年10月雙方確實也達成了一致,王先生答應過更換門鎖、鋪設墊子,但是不知道為何王先生家目前沒有鋪設墊子。
社區工作人員說,每個人對于聲音的敏感度不太一樣,社區只能做調解。
極目新聞記者試圖聯系王先生,但是王先生通過社區工作人員轉達自己的意見,自己工作繁忙,后期有時間會聯系社區工作人員,也希望盡早解決這個問題,還大家一個安寧的生活。
針對此事,湖北敬卓律師事務所律師朱曉欽表示,這起糾紛中如果樓上業主制造的噪音已經嚴重影響了其他鄰居的日常生活,屬于典型的噪音擾民的侵權行為。雙方協商無果,馬先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解或判賠。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