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徐漢雄
12月18日,話題#蘇州核酸采樣屋變身發熱診療站#和#蘇州核酸屋變身值得借鑒嗎#接連沖上熱搜。(據12月18日紅星新聞)
(資料圖)
核酸亭變發熱診療站(圖片來源 紅星新聞)
據報道,近日,江蘇蘇州姑蘇區將部分不再使用的核酸采樣點改造成了“發熱診療站”,提供一站式就醫服務。從診療、開具處方、到完成配藥,整個過程10分鐘左右就可以完成。市民在發熱診療站還可以進行醫保結算、pos機刷卡。
核酸亭變發熱診療站(圖片來源 紅星新聞)
以12月10日開診的一處發熱診療站為例,中心室外,四個采樣亭分別掛上了“診室”“藥房”的指示牌,社區全科醫生七天輪流坐診。居民在“診室亭”外看診,隨后在緊鄰的“藥房亭”外取藥,即看即走,全程不進入室內,很像核酸采樣的排隊模式。
診療站還允許居民為家人“代看診”,既人性化,又減輕發熱患者聚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針對癥狀較嚴重的居民,將轉診至上級醫院。
“核酸采樣屋變發熱診療站”,相關視頻在網上火了!引來網友點贊,認為這是真正的疫情防控措施“調整優化”。這個變身確實是個創舉,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說明應對疫情,辦法總比困難多,務實之舉值得肯定。
說起來,核酸檢測本是疫情防控的手段,核酸亭的出現也是疫情防控的產物,屬于因時而生。既然時過境遷,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核酸亭的地位已有所不同,而居民對發熱門診的需求大大增加。在這種形勢下,將部分空出的核酸亭變為發熱診療站,就是再次因時而變,以適應疫情防控的需要。
這個轉變既利用了現有的設施,以解決醫療資源的緊張,又緩解了發熱門診的壓力。而且,核酸亭通常就在居民區附近,方便群眾就診。便民的診療站受到網友稱贊,就是符合實際,順應了現實需要。
“核酸采樣屋變發熱診療站”沒有閑置浪費資源,又補充了當下亟需的發熱診療服務,還充實了基層診療力量,悄然為分級診療作貢獻,避免發熱患者往醫院擁擠。
一些地方向居民免費發放抗疫藥品,也上了熱搜,同樣也是因為回應了現實關切,解決了群眾的需要。就如有網友稱“不管哪種顏色的健康包,都有鎮定情緒、平息焦慮,繼而避免擠兌醫療資源的作用”。因為當前最需要的,是相關藥品。
疫情防控就是要從實際出發,將服務工作落到實處,抗疫的底氣與信心就能更強。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
頭條
- 十五連勝!長十一火箭成功發射試驗二十一號衛星-天天視訊
- 世界熱文:【國際微訪談】英國學者: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保護民眾生命 中國都比西方做得更加成功
- 焦點快看:各地車站優化服務 保障旅客元旦出行
- 新疆首座抽水蓄能電站首臺機組定子成功吊裝|世界熱門
- 國際創科高峰會在香港舉行
- 采取多種措施 全力保障120生命通道高效暢通
- 進博會各展臺上各種直播設備林立 直播成為越來越多外商的選擇
- 在整體上保持了政策的延續性和穩定性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繼續實行配額免費分配
- 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 虛擬現實產業正邁入以產品升級和融合應用為主線的戰略窗口期
- 很多具體制度安排含金量高短期可見成效 有利于解決個體工商戶“急難愁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