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10時,興隆縣平安堡鎮撥西村的孝善食堂便熱鬧起來,飯菜香氣四溢,勾人味蕾。
“開飯嘍!”隨著一聲呼喊,老人們陸續走進食堂,圍坐在餐桌旁,一邊聊著家常,一邊等待熱氣騰騰的飯菜上桌。土豆燉雞塊、西紅柿炒雞蛋、清炒時蔬……色香味俱全的菜肴端上桌,老人們吃得津津有味。
撥西村位于興隆縣平安堡鎮,現有229戶、578人,其中65歲以上老人102人,占全村人口的17.6%。由于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空巢”老人問題日益凸顯。為解決老年人“吃飯難”問題,2023年,撥西村打造了“1+1+3”分散互助居家養老模式,并建立孝善食堂,可同時容納40余人就餐。
食堂采用群眾自主分擔、愛心捐贈和村集體經濟收入補貼三部分資金的運轉機制,確保日常運營穩定。在日常照護中,村內充分發動志愿者參與餐食制作、堂食服務,保障老年人就餐便利。
“我們每天都會依據老人的口味和營養需求,制定不同菜譜,保證飯菜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孝善食堂負責人告訴記者。
記者留意到,除日常服務外,撥西村還為老人舉辦集體生日會,給村內長者們送上特別的祝福與關懷。村黨支部組織志愿者們特意為老人們準備了可口的菜肴、生日蛋糕以及蒸好的大饅頭等,還為老人們表演了自編自導的歌舞。老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現場氣氛溫馨而熱烈。
“為老人辦集體生日宴,是對他們的尊重與關愛。”撥西村黨支部書記李桂祥說,“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尊老、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老人們真切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安心享受幸福晚年生活。”
在“1+1+3”分散互助居家養老模式推動下,撥西村還創新醫療服務形式,開通線上遠程問診服務。村黨支部與北京慈銘體檢中心對接,向村內老人發布問診信息。北京專家每兩周開展一次線上問診,鎮衛生院醫護人員陪同記錄、協助治療,村醫依據專家治療意見開展跟蹤回訪,保障診療效果。同時,為更好掌握重點人群健康狀況,提供精準、高效服務保障,村內還為17戶獨居老人、五保戶等行動不便的老人免費安裝聲控攝像頭,并建立村級數字實時監護平臺。監控數據與村干部手機24小時綁定,一旦發現求助信息,村干部能及時組織志愿者開展志愿救援。
一頓熱乎飯,溫暖老人心。孝善食堂的開辦,不僅解決了老年人的吃飯問題,還為他們提供了交流互動的平臺。在這里,老人們可以一起吃飯、聊天、娛樂,享受幸福晚年生活。
近年來,興隆縣立足縣情,重點探索了以村集體為主導的“就地互助”“行走的養老院”“集中養老”三種農村養老模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農村養老事業,培育發展壯大養老產業,完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撥西村的“1+1+3”分散互助居家養老模式,讓農村老人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讓廣大群眾更多更好地共享社會發展成果。(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馬心依 通訊員黃寧)
關鍵詞: 興隆孝善食堂 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老年人吃飯難問題 興隆縣平安堡鎮撥西村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