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自家菜園地,婁底冷水江市錫礦山街道七里江社區村民段經騰喜笑顏開。
【資料圖】
村民在自家菜地采摘蔬菜。
紅網時刻新聞8月25日訊(記者 黎鑫 徐玲莉 謝文禮 張必聞 見習記者 韓佳根)“以前全部靠買菜吃,現在吃上自己種的蔬菜,非常開心!”8月的“世界銻都”,綠意如海。村民段經騰在自家菜園里澆水、鋤草、摘青菜……時隔多年,婁底冷水江市錫礦山街道七里江社區終于長出了久違的綠色蔬菜,村民們個個喜不自禁。
作為湖南最早的工業基地之一,錫礦山的銻資源儲量居世界之首。隨著長期開采與冶煉,這里成為了全國重金屬污染重點防控區。而位于錫礦山礦區“腹地”的七里江社區,地表土壤污染嚴重,植被生存尤為困難。
“那時候種的蔬菜,過一段時間葉子就會發黃,跟烤煙一樣。”段經騰回憶,由于污染嚴重,2012年至2018年這幾年期間,社區里的村民沒有一戶人家種蔬菜,全部靠購買流動商販的菜維持生活。
一本生態賬,牽動世人心。
2013年9月,省政府湘江保護與治理“一號重點工程”將錫礦山地區列入五大重點整治區域之一。從取締手工作坊,到整頓關停冶銻企業;從推進水、氣、渣(土壤)“三廢”治理,到大規模植樹造林……錫礦山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推進治理和修復,生態環境的“欠賬”逐漸還清。
錫礦山上的花海成為游客打卡地。
尤其在今年“五一”期間,錫礦山成為了婁底市有名的網紅打卡地。一片昔日滿目瘡痍、礦渣遍地的山頭,經過生態治理后,成為玫瑰花海,引得無數游客前來賞花拍照。
“以前我們這里到處都是石頭和廢渣,出門就能聞到各種刺鼻的氣味。”在錫礦山花海附近,七里江社區村民楊美蘭于2019年3月返鄉開起了餐飲店,借著玫瑰花海景區的“東風”,她一家人也吃上了“旅游飯”。
返鄉之前,因擔心家里環境和空氣不好,楊美蘭和許多鄰居一樣,舉家離開錫礦山,來到冷水江城區打工。那時候,錫礦山一直流傳著一首民謠:“養崽莫上錫礦山,上山容易下山難。養女莫嫁石匠郎,口吐煙子無下場。”
村民楊美蘭在自家菜地采摘蔬菜。
村民楊美蘭在自家菜地采摘蔬菜。
如今,楊美蘭也在自家的菜園里種上了辣椒、白菜、冬瓜、南瓜、玉米、黃瓜等蔬菜,綠油油的青菜,讓她對家鄉越來越有信心和歸屬感。“游客在我們家吃飯,都說我們家的菜好吃呢!”
看似普通的蔬菜“歸來”,背后卻彰顯著中央、省、婁底市及冷水江市,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
通過環境整治,目前的錫礦山綠意如海。
這些年,錫礦山地區已治理重金屬污染土壤528畝,生態復綠6200多畝,植樹造林45000多畝。山林里樹苗茁壯成長,礦渣堆變成茵茵綠地,溪流里出現成群的魚蝦,土地上也種上了綠色蔬菜,一個個“礦山傷疤”變成為“綠色氧吧”……
“世界銻都”正煥發出新的綠色容顏和綠色希望。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