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通訊員 張余軍 慈利報道
(資料圖)
“實時監測降雨顯示:7月20日12時至13時慈利縣出現強降雨,最近1小時甘堰土家族鄉巖峪村巖峪站34毫米。目前降雨仍在繼續,請注意防范?!苯?,慈利縣智慧慈利-自然災害防御指揮平臺不斷實時發布汛期監測數據,通過科技賦能“氣象+”,守牢防災減災第一線。
慈利縣地處張家界東部、武陵山脈東部邊沿、澧水中游,屬湘西山區向濱湖平原過渡地帶,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有利于北方冷空氣長驅直入與西南暖濕氣流交匯,為暴雨多發區,極易導致山洪、地質災害等,2000-2020年全縣有記錄災情共計299次。面對防災減災工作的新形勢、新挑戰,慈利縣委縣政府加大資金投入,扎實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深化科技賦能自然災害防御工作,建設打造“智慧慈利-自然災害防御指揮平臺”,以高質量氣象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慈利自然災害防御指揮智慧平臺首頁
“智慧慈利—自然災害防御指揮平臺”有機整合了氣象、應急、自然資源、水利、水文等部門基礎數據,開發應用了地理信息模塊、預警監測模塊、森林防滅火模塊、視頻影像模塊、協同辦公模塊、責任人管理模塊等6大模塊,搭建了相應的微信小程序,采用“PC端+移動端”協同配套模式,為慈利縣綜合防災減災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撐,實現三大功能。
指揮調度“一張圖”。
在這個平臺上,防災減災數據實現了“空-天-地”三位一體可視化展示。衛星云圖、衛星遙感熱點數據實時更新,天氣雷達、無人機等空中監測和偵察信息在一張圖上動態顯示,地面三維地形圖、氣象站、水文站、視頻監控、水系和流域的劃分等信息清晰可見,地面人員巡查信息、人員和設備可實時定位,作戰繪圖可人機交互。
慈利自然災害防御指揮智慧平臺指揮調度首頁
監測預警“一張網”。
部門數據高效整合,提升監測預警的精準度。有效整合氣象、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的180套現有雨量站點數據,降低監測盲區,織密雨量監測網絡,部門數據高效整合,提升了監測預警精準度。同時,全縣2000多名防汛責任人、2800多個村村響大喇叭、9250名切坡建房戶、453名氣象信息員等全部接入預警發布網絡。
基礎數據“一本賬”。
平臺建立專業基礎數據臺賬,管理更加科學。部門間數據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可以實時共享,各類責任人臺賬清晰。全縣108座水庫、325個地質災害隱患點,所有學校、景區等重點單位責任人,所有綜合應急隊伍和各鄉鎮森林防滅火半專業化隊伍信息全部入庫,實行動態管理。同時,充分運用風險普查成果,將氣象災害、地質災害、水旱災害等風險普查數據歸集入庫,不斷強化成果應用。
今年7月初,在中國氣象局開辦的地方領導談氣象欄目中,慈利縣委書記侯鐵夫就以《科技賦能“氣象+”開創慈利防災減災新局面》為題向全國推介慈利氣象經驗。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