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紅外相機捕捉到的白鷴。
紅網時刻新聞6月26日訊(通訊員 何忠云)近日,邵陽縣繼在河伯嶺國有林場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頸長尾雉之后,再次傳來佳績,在后期收集整理全縣生物多樣性資源調查資料時,陸續發現白鷴、毛冠鹿、豹貓等20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花櫚木、野大豆和細果野菱等3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標志著該縣自2008年雨雪冰凍災害之后,生態保護修復措施得力,森林生態逐步恢復,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實施生態保護修復,重塑綠水青山美麗家園
時間回溯到2008年。1月13日開始,湖南遭遇重大冰災,連續20多天的低溫暴雪天氣,地面積雪厚度可達半米之深,造成交通中斷、電力中斷、通訊中斷,許多野生動物在冰天雪地中凍死、餓死、病死,生態遭到前所未有的損害。邵陽縣及時出臺封山育林全面禁伐政策,加大造林綠化和中幼林撫育管護力度,持續鞏固退耕還林和公益林保護建設成果,先后開展“三邊四年”“四邊五年”綠色行動、“石漠化治理”“禁伐減伐三年行動”“美麗濕地三年行動”“生態廊道建設”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至2022年底,全縣林木綠化率達48.13%,活立木蓄積達488.3萬立方米,森林質量明顯提高,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重建了綠水青山美麗家園。
開展生物多樣性宣傳,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氛圍
邵陽縣林業局多措并舉,多方式、多渠道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集中舉辦“世界濕地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愛鳥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世界環境日”等重要時節巡回宣傳,開展“以案說法”警示教育,分發《保護環境,保護野生動物》《拒食野生動物,倡導生態文明》《保護野生動物,從我做起》《生物多樣性保護國際公約》《全球濕地保護公約》等宣傳單、宣傳手冊,張貼濕地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宣傳海報;深入群眾進行問卷調查,制作宣傳櫥窗,印發縣政府通告;在中小學校舉辦“保護野生動植物,建設鳥語花香的美麗邵陽”征文比賽、“關注候鳥保護,守護綠色家園”演講比賽、“護鳥行動,為愛筑巢”手工比賽等公益活動。同時,加大義務植樹宣傳力度、廣度和深度,鼓勵全民參加義務植樹,積極改善生態環境,構建人和自然和諧共生的濃厚氛圍。
建立完善工作機制,開辟野生動物救援通道
建立以天子湖國家濕地公園、雞公巖國家石漠公園、河伯嶺自然保護區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以點帶面,深入推進全縣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據統計,目前天子湖國家濕地公園觀測到的微管束植物達120科523種,比2014年建立時增加14科93種;脊椎動物穩定在5綱25目63科151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7種,省級81種,沒有一個物種消失。為加強病危、受傷、迷途的野生動物救助救援,向社會公開野生動物救援救助電話07396821510、07396830137,開辟野生動物救援救助通道。近三年,共接到群眾野生動物救助電話52起109只,其中專業人員實時連線指導放生11起21只,專業人員實時野外放生37起76只,專業喂養待具備野外生存能力放生4起12只。保護野生動物意識深入人心,救助野生動物已成為廣大居民的自覺行動。
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建立縣、鄉、村三級巡護網絡,一方面加強山上巡護保護,及時發現制止非法狩獵捕鳥行為,另一方面加強山下監管檢查,對農貿市場、鄉鎮集市、賓館飯店進行常態化巡查抽查,禁止非法交易食用野生動物。同時,建立縣林業局、縣森林公安局為主的執法體系,開展“雷霆行動”“護鳥行動”“綠盾行動”等專項行動,向社會公開舉報電話,嚴厲打擊非法狩獵、經營、利用及破壞野生動物棲息環境、傷害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行為。并聯合縣政法、公安、檢察、市場監督管理、網信、交通、農業農村、水利等部門持續開展“清風行動”,形成打擊合力。近三年,共辦理野生動物案件32起,其中口頭警告8起,行政處罰10起,采取刑事強制措施8起14人,移送起訴8起14人,達到了震懾違法犯罪分子,教育廣大群眾的目的。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