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紅網時刻新聞通訊員 胡藍兮 漢壽報道
青泥湖畔,阡陌交通,屋舍儼然。在常德漢壽縣聶家橋鄉,有一條美名遠揚的“聶謝幸福路”。在道路上驅車行駛,沿線視野開闊,路田路宅分界清晰,交通安全設施設置齊全,干凈整潔的路面一路延伸,一幅幅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便隨之映入眼簾。
“聶謝幸福路是漢壽縣全力打造美麗農村路工程的一顆璀璨明珠,它既是一條最美農村路,更是一條致富振興路!”漢壽縣聶家橋鄉黨委副書記、鄉長劉峻菘激動地說。
“聶謝幸福路”北起漢壽縣境內S315省道,南接干線大動脈G319國道,全程13.33公里,宛如一條玉帶,纏繞在“省級全域美麗鄉村示范鄉”——聶家橋鄉的鄉村沃野間。
近年來,漢壽縣堅持示范引領,以高水平“四好農村路”建設為重要抓手,聚焦“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的目標任務,大力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通過爭取上級獎補、縣級財政保障、廣泛開展自籌等方式,多方聯動保障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經費,打造了一批高質量美麗農村路,位于漢壽縣聶家橋鄉的這條“聶謝幸福路”就是其中之一。
為充分發揮“最美農村路”的輻射帶動效能,進一步擦亮“農村公路+特色產業”“農村公路+鄉村旅游”的產業名片。漢壽縣聶家橋鄉始終堅持“建、養、管、運”并重的原則,全面推進路域環境治理,通過公路改造、綠化提升、環境整治等建設,統籌公路建設和養護管理,同時大力實施農村公路“田路分家”“路宅分家”,拓寬公路兩側綠化帶,全面提高公路服務能力和沿線人居環境質量,推動農村公路由“交通線”向“風景線”轉變。
在實現環境提升的基礎上,“聶謝幸福路”以沿線主要產業及景觀節點為載體,帶動沿線農旅產業融合發展,以農村公路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極大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是一條當之無愧的致富路。道路沿線有臺資企業1家、規模以上企業2家、重點上市公司1家、鄉村旅游農莊3個,還有常德市最大的中小學生戶外拓展訓練基地達誠拓展訓練基地,以及十甲山甲魚養殖基地、太子村甲魚養殖基地等大型水產品養殖基地。“聶謝幸福路”不僅是一條產業路,還是一條文化路,它有機串聯起了沿線戰國古墓群、宋代石橋、楊幺皇城等歷史遺址,展現了龍陽大地的燦爛歷史文明,助推了地方文旅產業發展。
“聶謝幸福路”,一頭連著美麗,一頭連著幸福。漢壽縣聶家橋鄉依托“四好農村路”建設,深度推進鄉村振興事業,農村面貌更美了,農民腰包更鼓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增強了。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