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4月17日電 (記者孫陽)商務部近日發布數據顯示,隨著提振消費的各項政策落地見效,一季度消費市場呈現穩步恢復態勢。3月份,全國零售業景氣指數達到50.6%,較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下一步,隨著擴內需促消費等措施持續發力,供給結構不斷優化,預計消費市場將繼續呈現回升態勢。
日前,尼爾森IQ公布的報告顯示,隨著中國各地消費提振措施陸續出臺,中國消費市場逐漸回暖,邁入復蘇進程,打造差異化消費場景,進行前瞻性產品創新正成為增長新引擎;與此同時,品牌需要適應逐漸盛行的綠色變革,在未來五年內向真正的可持續商業模式轉型。
尼爾森IQ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宋燁表示:“2023年中國經濟蓄勢待發,政府多措并舉大力提振消費信心,為消費復蘇打下樂觀的基調。”
根據尼爾森IQ發布的《2023年中國零售市場復蘇展望》,2023年起,國內餐飲及重點企業銷售額呈現6.8%的增長,現代渠道主要零售商春節期間快消品銷售增長5.3%,體現出整體消費潛力巨大;中國消費者信心也在逐步回暖中,48%的中國消費者認為對比2022年,2023年家庭收入預期會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可持續發展將引領新消費趨勢。調查顯示,40%價格敏感度低的消費者認為可持續發展/環保的生活方式對他們來說最重要;28%的消費者已經有意識的付諸行動改變他們的消費方式。
安永的調研結果則發現,超過半數的消費者表示,當前已更加擅長運用科技。同時,企業需要高效利用數據和科技,適應不斷變化的客戶行為,并驅動業務增長。
安永認為,ChatGPT對內容生產和分發產生了顛覆性的影響,其中包括AIGC(AI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和搜索引擎。人工智能目前在消費與零售行業主要的應用場景包括:消費者識別與分析、精準營銷、無人零售、商品識別、智能客服與智能化運營。
關于如何規模化地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安永建議:在業務層面,需要為人工智能的規模化應用創造合適的跨領域協作場景及敏捷運營模式。在技術層面,可以利用MLOps快速高效地規模化構建、部署、管理AI分析及應用。在人才層面,需要建立各類員工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學習與試煉的培訓和知識體系。最后,消費與零售企業可以在融合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數字化底座基礎之上,構建AI技術與服務中臺,為數智化升級增添力量。
(責編:楊曦、高雷)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頭條
- 世界動態:第六屆中國國際智能建筑展覽會在京開幕
- 當前速看:這就是信心|強——企業經營信心繼續回升
- 世界通訊!第133屆廣交會:外商云集 看好中國經濟
- 天天熱消息:【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真抓實干推動高質量發展】上海:聚焦實體經濟 推進新型工業化
- 60秒速覽廣交會萬商云集|環球熱聞
- 環球快資訊丨康輝@大國外交最前線丨前排預定!康輝帶你近距離觀看歡迎儀式
- 【中國有約】用好“一山一水”,毛納村走出特色發展新路子! 全球快資訊
- 【獨家焦點】2023中國有約丨中外記者探訪海南黎族村寨毛納村
- 特寫:“核污染水的處理不能由日本政府擅作主張”——日本民眾集會抗議核污染水排海計劃
- 全球時訊:全球連線|洪都拉斯外長雷納:同中國建交,洪都拉斯走上“正確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