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1月30日訊(通訊員 黃煜)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家住湘潭縣的馬先生30年來左小腿疾患遷延不愈,其所承受的痛苦、折磨、無奈一言難盡,幾乎令他失去了痊愈的希望。而就在近日,這一沉積心頭的“病灶”在株洲市中醫傷科醫院得以成功祛除。
車禍突如其來,數十年噩夢纏身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時間還要回到30年前,當時的馬先生正值青春年少,一場改變他命運的車禍突如其來,致其左下肢脛腓骨開放性骨折,入住長沙某大醫院,多次手術后,腿雖保住,但是出現傷口反復流膿、疼痛。數十年噩夢纏身。
近一年來,馬先生小腿病情趨重,創面擴大,死骨外露伴有惡臭,遂往當地數家醫院求治,醫生都建議截肢,馬先生心頭一緊,并不甘心。后經人介紹來到株洲市中醫傷科醫院脛踝科。
罹患不死的“癌癥”,醫生決意保肢
首先接待馬先生的是脛踝科的黃煜醫生,詢問+檢查,確認其左側脛腓骨近端均有慢性骨髓炎(業界稱其為不死的“癌癥”)病灶,死骨長度有10余厘米,皮膚潰瘍并死骨外露,保肢難度很大。聽聞此言,當時馬先生和家人心底掠過陣陣寒意。
對于數十年病程的慢性骨髓炎,醫院院長吳慧敏主任醫師有著多例成功救治案例,也積累了很多經驗。黃煜醫生立即將患者病情向吳慧敏院長和蔣君副院長匯報,經查房、討論,和患者反復溝通,制定保肢手術方案。馬先生和家人的信心也因此大振。
手術分兩期完成,傷口愈合良好
準備周全后,手術如期進行,吳慧敏院長、蔣君副院長齊上場,手術分兩期完成。一期先行清創、去除死骨,二期行皮瓣、肌瓣覆蓋。吳慧敏院長作為主刀,從傷口內層層包裹的骨痂中取出了沉積于此數十年的沙礫等,徹底去除死骨,清理死腔這一罪魁禍首。
二期于臨近春節時進行,后經醫護團隊精心治療護理,傷口逐漸愈合,已拆線。
馬先生和家人望著久治不愈的傷口如今已經封口,感慨頗多,他們表示早之前已做好截肢的思想準備,結果令人欣喜。
“慢性骨髓炎”是什么病?
慢性骨髓炎,中醫又稱“附骨疽”,其為細菌感染引起的伴有骨質破壞的慢性炎癥過程,常由急性骨髓炎演變而來,慢性骨髓炎主要表現為患肢的破潰流膿、死骨形成伴有局部皮膚軟組織水腫、色素沉著。
該癥,可見于各個年齡段,以青壯年男性為主,好發于脛骨和股骨。現階段,骨折創傷、多次手術是最常見的致病原因,骨折術后發病率約為5%,開放性骨折術后感染率可達25%以上,治療難度很大。
在治療上,傷科醫院已積累很多經驗,采用先行清創,去除死骨、死腔,二期行膜誘導成骨、骨搬運、抗生素人工骨、結合外固定及皮瓣肌瓣覆蓋,同時輔以中藥清熱解毒祛濕、補益肝腎等組合式治療方案,成功治療了不少病患。
關鍵詞: 傷科醫院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